Joel Fukuzawa/從北門歷史看德川家康時代的「日本橋」

日本橋是德川家康在制定日本全國道路時的原點。(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文/Joel Fukuzawa 胡志強

最近大家喜歡聊臺北北門歷史話題總不斷的圍繞着那座「纏綿」着北門好久的北門高架橋,這座高架橋到底是對或錯?

反正時空不一樣,說法也就各有堅持,但是說真的過去每次看到臺北城的北門,我就會想到日本國道的原點「日本橋」,日本橋是德川家康在制定日本全國道路時的原點,而且經過了好幾代的建築師增修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九代的橋樑設計。橋樑燈柱麒麟獅子,甚至有些神話傳說在裡面。

這麼重要的橋樑,卻依舊覆蓋在首都高速公路下方,使得整座橋少了像法國巴黎橋樑那般的富麗堂皇

▲北門現況。(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提供)

當然,日本也有不少人覺得,日本那麼重要的一座橋樑被覆蓋在高速公路下方,真的很不稱頭。於是從前首相小泉純一郎開始,就計劃把首都高速高路下潛到地底下,沒想到算一算工程經費要五千億日圓,這可不是東京都知事願意擔負的債款,於是,日本橋繼續被壓在首都高速公路下方。

個人很高興,臺北城的北門能夠有重見天日的一天,但是當時會有那樣的高架橋出現,應該也是因爲符合當時的價值觀吧,就像首都高架一樣。

▼臺北府城北門。(圖/記者李鍾泉攝)

作者Joel Fukuzawa 胡志強,原文刊於作者臉書,本評論已獲授權使用。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