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保交樓:大陸多部門爲爛尾樓推出專門措施 多地因城施策

聚焦保交樓:大陸多部門爲爛尾樓推出專門措施,多地因城施策。(澎湃新聞)

新華社21日報導,大陸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近期推出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爛尾樓)交付,目前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中。多地政府因城施策,推動「保交樓、穩民生」,部分停工專案開始復工。

新華社報導,大陸多地設立紓困基金推動復工復產。近日鄭州市房地產紓困基金設立運作方案對外發布,該基金規模暫定爲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紓困項目限定爲未來銷售收入能夠覆蓋項目投資的存量房地產項目,明確了紓困專案的四種開發模式,即棚改統貸統還、收併購、破產重組和保租房模式。

在武漢,中國建設銀行擬以湖北省爲試點,設立300億元的紓困基金,用於收購問題專案並改建爲公租房。南寧市成立平穩房地產基金,首期規模3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除地方政府外,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加速入場。繼中國華融與陽光集團簽署紓困重組協定後,中南控股與江蘇資產8月10日宣佈合作紓困。根據協定,江蘇資產或其指定主體與中南控股或其指定主體共同設立規模20億元、存續期3年的基金,用於中南控股及關聯方投資的項目合作,包括存量債務重組、現有項目續建等。

此外,長城資產披露,上半年已與12家房企開展多輪對接,對意向紓困專案資產深入研判,部分專案已成功落地或批覆出資;信達資產首單紓困專案也於7月成功落地。

在各地政府、金融機構及房企合力推進之下,目前已有多個停工建案傳出復工消息。

新華社報導,色有采多專案試水「金融機構接管+委託共建」模式。目前,不少停工項目通過金融機構接管、債權人收購、拍賣債權、合作方託管等方式盤活,實現了保交樓。

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調查報告顯示,恆大集團陸續與光大信託、五礦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簽署協定,將部分城市專案剝離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則向專案公司注入資金以保障專案後續開發建設。債權人中信集團收購了佳兆業在深圳市的4個項目、總貨值約500億元。無錫市翠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阿里拍賣平臺轉讓債權,以期儘快引入投資人續建。

業內人士認爲,從實踐來看,「金融機構接管+委託共建」模式促進了問題專案的有序出清。以信達資產紓困房企的首個成功落地專案--廣州南沙「悅伴灣」爲例,該項目由信達折價收購項目債權,深圳華建提供增量資金借款,信達地產進場操盤代建,對項目實行資金全封閉管理。

在廣東廣州、雲南昆明、江蘇江陰等地,金融機構也通過引入共建商來盤活停工專案。廣州百築公司的百晟廣場是廣州市中院裁定的首例重整專案,因資金鍊斷裂被法院查封。在廣州市中院的調停下,各債權人就專案債務及償還方式達成一致,引入重啓資金,由藍綠雙城作爲資產管理方負責開發續建和市場重新定位,以實現有品質的交付,保障了各債權人的權益。

新華社報導,目前,需綜合分類施策。各地建案停工原因較爲複雜。除設立房地產專項紓困基金之外,多地還通過成立專班、返還土地款、優化預售資金監管等措施,督促停工建案續建。

在蘇州,停工專案所在區域的街道辦事處與區級職能部門聯合成立工作組入駐項目現場,督促項目儘早復工,監督專案工程品質,落實「一樓一策一專班」。在重慶,有關部門成立房地產問題專案風險化解處置小組,安排專班跟進專案建設進度,並對專案帳戶資金封閉管理。

「每個建案不一樣,具體情況實際上非常複雜,建議各地一樓一策差別化處理。」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爲,當務之急是在短期內快速給市場與企業注入流動性,問題專案要全力盤活,首先仍需啓動資金。

一家房企負責人說,房企雖然面臨流動性壓力,但是手裡依舊有大量資產,建議監管部門鼓勵銀行開放有抵押融資,緩解房企資金困境和行業交付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