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盼延長生態廊道 大窠坑溪二期改善工程今年底開工

流經新北泰山、五股一帶的大窠坑溪經新北水利局改善工程後,惡臭水質及環境髒亂都消失了,更成功覆育生態。記者李成蔭/攝影

流經新北泰山、五股一帶的大窠坑溪經新北水利局執行改善工程,惡臭水質及環境髒亂問題消失,更成功覆育生態,更上游段卻仍未整治,居民盼能再延伸。水利局表示,已規畫二期工程,從堅實橋做至山腳溪橋,本月已決標,預計今年底開工、明年底完工。

大窠坑溪原爲「三面光」混凝土河道,周邊過去工廠多,出現污水排放等問題,新北規畫改善工程,水質逐漸好轉,從嚴重污染到現在中度接近輕度污染,生態也恢復,再往上游泰山國中一帶人口稠密區,卻仍維持舊有情況。

居民反映,改善後的大窠坑溪確實讓人感到很舒服,不只惡臭消失,生態也覆育,再加上有步道可親水,再往更上游走卻仍舊髒亂,「過條橋就不一樣」,希望也能整治。記者實地前往更上游處,雖沒有惡臭,但河道內有零星垃圾。

水利局迴應,已規畫延續第一期工程(泰山區大窠橋至堅實橋),啓動二期工程,範圍爲泰山區堅實橋至山腳溪橋,改善原有三面光排水溝形式,以近自然工法,重現綠色生機,建立都市微氣候及生態廊道,打造新水岸、新環境。

水利局指出,大窠坑溪一期工程完成後,調查發現魚類增加8種、底棲動物有14種,物種多樣性有增加趨勢,二期工程更優化前期工法,運用格框的卵塊石及植生包營造友善生物棲地,透過丁壩及固牀工設計出河川擺盪流動性,增加綠地面積及行人休憩空間。

立委洪孟楷指出,一期工程讓民衆有感,地方反映後也積極協助相關經費做二期工程,希望能進度能加速,尤其接下來還有塭仔圳重劃開發,要先做好生態環境。

水利局長宋德仁說,相關經費由市府全數自籌,接下來將推動二期河川環境營造工程,讓大窠坑溪水、陸域環境向上提升。

流經新北泰山、五股一帶的大窠坑溪在山腳溪橋一帶仍舊環境髒亂,垃圾落滿地,不只景觀問題,也影響生態發展。記者李成蔭/攝影

流經新北泰山、五股一帶的大窠坑溪經新北水利局改善工程後,惡臭水質及環境髒亂都消失了,更成功覆育生態。記者李成蔭/攝影

流經新北泰山、五股一帶的大窠坑溪在山腳溪橋一帶仍舊環境髒亂,垃圾落滿地,不只景觀問題,也影響生態發展。記者李成蔭/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