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年薪300萬臺積電 當年薪100萬大學教授 動人原因曝光

拒絕年薪300萬臺積電,選當年薪100萬大學教授,有網友表示,真的有人工作不是爲了錢,是爲了理想。(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聽說有教授留洋回來,竟然拒絕臺積電年薪300萬元工作,選擇到大學當教授做研究,年薪大概100多萬,讓他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樣選啊?」,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表示「的確有一些人工作最主要不是爲了錢」,更有人說「錢賺再多死了也帶不走,做自己開心的事比較重要」。

有網友在PTT發表「教授會放棄年薪300萬的原因是啥?」一文,表示「聽說之前有教授出國讀書回來,臺gg給了年薪接近300萬的offer,但是那個教授選擇去某國立大學教書做研究,年薪大概100多萬」。這讓原PO很困惑,「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樣選啊???: 是研究熱忱嗎???版上有沒有教授來講一下啊???」。

一名網友迴應,真的是價值觀不同,父親當初就是放棄日本年薪超過1000萬日圓的工作回臺灣當教授,且日本是年功序列制,要是待更久收入一定更高。網友表示「不少教授是真的對知識、學術本身有熱忱,對金錢來說相對看得比較輕,而更看重一個人的知識水準文化素養。這不是矯情或是討厭錢,而只是優先次序不同,鄉民可以不贊同,但的確有一些人工作最主要不是爲了錢,是爲了自己的理想。」。更說「錢財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如兩袖清風、瀟灑一點,錢財能發揮什麼意義纔是它的價值所在,希望大家也尊重這些有理想的人!」。

另一名網友則說,目前在國外唸書,未來目標當教授,應該有符合一半資格可以回答這題。他表示能出國留學唸到博士當教授,應該是家中不用爲錢煩惱,他自己就是這樣。「真的給我選100萬和300萬年薪,100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還可以溫飽就好了,再多的錢對我來說也沒什麼用。這當然是建立在從小沒爲錢而煩惱,纔會說出這種話」。

「再來因爲不愁吃穿,沒有金錢問題,你會想到的是,如何去獲取權力地位。錢到一個點之後,再多也就那樣了,也可能本身沒什麼物質慾望,對於權力和地位比較感興趣。教授確實是一個蠻好的地位,有地位也能讓下一代獲得更好的教育」。

他個人未來目標是「當上系主任甚至往上爬當個院長或是什麼的,拿到權力可以改善一下臺灣的音樂教育,盡個微薄之力,讓有音樂夢想小孩,不用因爲家境而放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