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9萬元支援購買戰鬥機!他的後人,找到了!

日前

一條

的推文

(▲點擊查看此前推文)

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10月31日

消息傳來:

周克定的後人找到了!

“我爸爸在86歲去世,

他捐款的那年,

我還很小”

出生於1949年的周錫根

是周克定的小兒子

1951年那會兒

他才3歲

周錫根仔細查看捐款收據

周錫根打小住在陳華村

期間從老屋遷至新居

但從未離開這片土地

他說

他也是前一天刷視頻時

才第一次看到那張收據

“如果不是這篇報道,

我甚至都不會知道這件事。

從年份來看,

我父親當時還在上海工作,

應該是回鄉探親時捐的款。”

▲武器捐款收據

在周錫根口述中

周克定老人的形象

漸漸清晰了起來……

周老平日裡的愛好有很多

集郵、攝影、看書等。

“這些都是我父親收藏的郵票。”

周錫根向記者展示了

一沓厚厚的集郵冊

一枚枚郵票

記錄了歲月的流轉

家人保留着周克定的一些物品

集郵冊的旁邊

還放着一本《國藥字典》

書脊因無數次翻閱而略顯鬆散

書本首頁還有老人名字的章印

周克定生前跟中藥打交道

周錫根告訴記者

父親是個愛好廣泛的人

喜歡拍照片

還會向當時的柯達雜誌投稿

好幾張照片都被錄用了

如今

家裡還保存着

一臺老式的膠捲相機

就是父親以前用過的寶貝

周錫根拿出了父親生前使用過的膠捲相機

“父親從小教育我們要成爲一個善良、

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周錫根在20歲時前往溫州當兵

據他回憶

父親非常支持他去當兵

希望他能在軍隊中錘鍊自己

爲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直到現在

他每週五上午

還會去退役軍人服務站當志願者

周老的女婿和曾孫也都曾是軍人

一家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書寫着小家大愛

這張收據不在於金額,在於意義。

記者從寧波本地一位文史專家處瞭解到,1951年時流通的還是舊幣。那個年代,工資以“萬”計,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大約在二三十萬元。那個年代,乘坐短途公交車,票價要上千元,比如從北侖大碶乘車到陳華站,需收舊幣1800元。

“9萬元在當時不算‘大錢’,但對普通家庭來說,還是不少的。當然,這張收據不在於金額,更在於意義。”該文史專家坦言,這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家國情懷,當時有許多人都參與了捐款,但留存至今的收據已經罕見了。

來源丨記者 包曄 陳詩怡、甬派 記者 陳燁 通訊員 石沁奕 包曄 王池穎

一審丨郭梓謙

二審丨沈焰焰

三審丨謝 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