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嗆西方 陸商務部批:「產能過剩論」有違常理常識

大陸商務部16日反批西方國家宣稱大陸新能源原產品的「產能過剩論」是有違常理常識。(中新社)

大陸商務部1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被問到近期部分西方國家指責大陸「產能過剩」,認爲大陸新能源產品出口衝擊國際市場的說法,大陸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表示,所謂「產能過剩論」有悖常理和常識,毫無道理、完全站不住腳。對產能問題要尊重規律和事實,客觀、全面、長遠地看。他說,全球新能源產業仍處於起步發展、快速成長的階段,相關產能非但沒有過剩,反而是相對不足的。

何亞東說明,在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背景下,供需問題要從全球看,當今世界經濟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爲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需要在全球視野下進行供需匹配調節。不能因爲一國的產能超過本國需求,就貼上「過剩」標籤。

再從國際貿易實踐看,何亞東說,國際貿易的產生和發展就是各國基於比較優勢、進行國際分工合作。美歐日等已開發國家長期向世界出口大量商品,像是美國生產的晶片約80%都用於出口;德國、日本生產的汽車分別約80%、50%出口,而大陸電動汽車出口僅120萬輛、佔產量12.7%,反問難道美歐日的出口就是合理,大陸的新能源產品出口就是過剩的嗎?

此外,從產業發展趨勢看。綠色低碳是大勢所趨,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需要達到約4500萬輛,是2023年全球銷量的3倍多,遠超目前全球供給能力。總體來看,全球新能源產業仍處於起步發展、快速成長階段,產能非但沒有過剩,反而是相對不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