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聲音|聽的地圖」特展 展現臺東原民族語歌謠新風格

《看的聲音|聽的地圖》原住民族傳統歌謠專輯,今天舉行發表會。(臺東縣政府提供)

《看的聲音|聽的地圖》原住民族傳統歌謠專輯,今天舉行發表會。(臺東縣政府提供)

臺東縣政府委託金曲獎得主昊恩統籌製作的《看的聲音|聽的地圖》原住民族傳統歌謠專輯,今天在波浪屋TTstyle原創館草地廣場揭開新篇章,融合流行音樂全新風格的族語歌謠,爲分享製作效果,邀請參與專輯錄音的文化健康站耆老站上大舞臺演唱傳統歌謠,讓民衆感動不已。

由金曲獎得主昊恩統籌製作,知名音樂人保卜、MUSA明馬丁及林明陽等編曲製作《看的聲音|聽的地圖》原住民族傳統歌謠專輯,從縣內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達悟族、魯凱族、排灣族及噶瑪蘭族等7個族羣文健站所採集39首傳統歌謠中挑選10首,交由編曲家以流行音樂方式改編再創,並於TTstudio聲音部落錄音室製作完成。

昊恩說,他非常高興且榮幸能夠爲家鄉來做傳統歌謠維護工作,過程中實地走入部落進行田野調查、採錄、影像紀錄及製作,呈現原住民文化對於世界萬物的崇敬感激,每個文件展的長者也感謝縣府的用心,將傳統歌謠留下來讓子孫傳唱。

縣府秘書長盧協表示,臺東擁有7個原住民族羣,可以說是臺東在觀光、產業等發展的瑰寶,饒慶鈴縣長上任後對於原住民文化維護保存發揚工作相當重視,縣府致力於保存原住民傳統歌謠精隨,同時融入現代音樂型態,透過各種音樂串流平臺、網站或載體讓更多人聆聽、瞭解,甚至喜愛。

臺東縣政府原民處指出,TTICC是全臺灣第一個以原住民族文化爲主題的文創園區,其中所設TTstudio錄音室具一流的規格及設備,提供在地音樂創作人等表演藝術工作者使用,希望能更夠吸引更多在地青年回鄉駐村工作,透過不同文化發展形式,讓民衆看見文化與藝術兼容的南島文化首都-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