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幸福臺灣/「幸福城市第4站」竹市 善用科技 創造幸福

經濟日報「2023縣市幸指數大調查」中,新竹市以總分62.42分,排名第四。新竹市政府/提供

經濟日報「2023縣市幸指數大調查」中,新竹市以總分62.42分,排名第四。新竹市長高虹安指出,新竹市是個科技城,可善用科技與數位工具,促使民衆更幸福。

新竹市是經濟日報幸福大調查的常勝軍,在2023年的調查中,政府統計指數爲全臺第二,多項指標均在前段班,發展相當均衡;民調指數則是排名第13。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在政府統計中,新竹市在「安全」項目:暴力犯罪發生率(件/10萬人)表現最好,居全臺之冠;在「收入」項目的每人可支配所得、「健康」項目的零歲平均餘命,及「教育」項目的15歲以上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率三項,均居全臺第二名。在民調部分,民衆對「社會聯繫」滿意度以滿分10分的成績拿下全臺之冠,「教育程度」滿意度居全臺第二,「生活現況」滿意度全臺第五;不過民衆對環境品質、政府作爲滿意度較弱。

圖/經濟日報提供

高虹安表示,每個人、不同年齡的族羣對「幸福」的定義都不盡相同,新竹市是個科技城,可善用科技與數位工具,滿足民衆需求。以教育來說,新竹市家長們都十分關心孩子的教育,去年增加智慧教室200間,設置互動式電子白板;今年將以每年800臺互動式電子白板的進度持續努力推動。同時,也籌建「親師生平臺」與「校園智慧通」,讓家長、老師和學生三方,透過容易使用App平臺,輕鬆掌握子女在學習過程的相關資訊,並達到即時溝通的目的。

圖/經濟日報提供

竹市府積極檢討學區劃分,考量步行距離、鐵路、高速公路等因素,與清華大學的學者團隊合作,辦理「電腦輔助學區劃分研究」計劃,透過Google API計算,期望讓學生們都能就近入學;也大力提倡通學步道,向中央積極爭取「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劃」補助,重新規劃校園周邊人車動線,改善並建設通學步道,多管齊下提升竹市教學環境品質。

爲了解決交通壅塞問題,新竹縣市也合作聯手向中央申請到補助款,開發沿線的智慧號誌管理系統,解決塞車問題。

爲了讓市民倒垃圾更輕鬆,展開垃圾清運車便民查詢網頁全面升級,並優化清運網App,達成「預估時間更準確、提醒機制更方便、搜尋方式更直覺、顯示資訊更多元」四大升級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