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被“烤瓷牙”毀了的年代劇,我懷念起了鞏俐殷桃的鄉土味

文案|羅生

編輯|喵三三

終於!諜戰劇終於站起來了!

央視這次用一部《追風者》告訴觀衆,諜戰題材不是“英雄遲暮”,而是開始觸底反彈,甚至可以重新奪回國產劇市場,成爲“流量密碼”。

其實諜戰題材早就應該走出一條新道路了,而“金融+諜戰”這種模式就是一次有效的“試水”。

同時,劇情也是一大殺手鐗。

最新故事中,沈圖南遭遇刺殺,九死一生,魏若來主動獻血,兩人也算是有了過命的交情。

儘管男主在狙擊興夏的時候輕敵冒進,但沈圖南依舊錶示自己看到了一顆冉冉興起的金融新星,後面劇情中男主應該要改頭換面,初露鋒芒了。

整體來看,劇情與演員的表現都不賴。

但沒有一部劇是十全十美的,《追風者》有一個短板引起觀衆注意,那就是男女主的“大白牙”,放在年代劇的鏡頭中,怎麼看怎麼齣戲。

01 烤瓷牙太搶鏡

諜戰劇除了劇情、演技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問題不能忽視,那就是——

年代感。

現在的諜戰劇在服化道和場景設計上都假得不行,這大概也是《追風者》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這部新劇在道具和服裝上都拿捏住了細節,質感有目共睹。

然而導演卻忽略了演員的大白牙。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很少有人擁有白得都反光的烤瓷牙。

所以女主李沁飾演的沈近真對着鏡頭呲牙一笑的時候,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感受到了強烈的違和感?

她這排牙齒就跟玉米粒一樣,粒粒分明,顆顆飽滿,而且相當假白。

本來李沁也不是什麼冷白皮的膚色,被這一嘴的白牙對比後,顯得整個人面色更黃了。

而且沈近真這個角色在信賴的人面前,總是會流露出一些少女的天真與嬌俏之感。

比如動不動就露出燦爛的笑容,被現場燈光一打,好傢伙,這大板牙比汽車的遠光燈都晃人。

都說笑不露齒,如果李沁抿嘴笑會不會順眼一些?

很遺憾,並沒有。

大概是烤瓷牙太誇張了,導致李沁抿嘴笑的時候,嘴脣包不住牙齒,微笑的樣子彆扭極了。

果然是笑得比哭還難看。

至於男主王一博,在劇中他飾演的魏若來很少有大笑的戲份,因爲前期這個人物對待人和事都小心翼翼的,有一種農村人剛進城的既視感。

但偶爾幾次露牙笑,與李沁一樣都讓人感到齣戲。

比如在看到弄堂夥伴們一起慶祝他進入央行的時候,王一博笑起來顴骨都要飛上天了,一排牙齒跟軍訓一樣筆直,甚至都快要比手中的瓷杯還要白了。

其實王一博在這部劇的造型挺真實的,一張小臉黢黑,素顏出鏡還能看到臉上的毛孔和斑點等瑕疵,確實有年代小夥子的感覺。

前提是不能開口笑,否則一秒破功。

從底層的愣頭青變成偶像愛豆,原來不需要太多的妝容修飾,對着鏡頭笑一下也可以,這就是“烤瓷牙”的影響力。

儘管觀衆在追劇的過程中不會那麼關注演員的牙齒,但諜戰劇、年代劇中的演員還是要避免牙齒太現代的問題。

細節決定成敗,多少影視劇都因爲烤瓷牙而影響了口碑?

02 烤瓷牙別演年代劇

諜戰、年代題材對於演員的要求很高,不光是要服化道和妝容上要下功夫,連牙齒都不能忽略,否則就會拖垮整體觀感。

就比如《戰火中的青春》這部劇裡的周也。

她飾演的女學生穿着極具年代質感的校服,還扎着馬尾辮,本以以爲她這次終於能夠貼合角色了。

但周也演着演着就上頭了,一說話用上了全身的力氣,總感覺她這兩排大白牙都要飛到對手演員的臉上。

而且周也這個牙齒白得更加誇張,尺寸還不小,如果用來犁地,或許也是個不錯的工具吧。

還有《問蒼茫》中嘉澤飾演的楊開慧,不笑的時候還挺有知識女性的風範,笑起來就跟戴着假牙一樣,我都擔心她說話說一半,直接把牙拿下來洗一洗。

本來畫面挺暗的,但因爲她這個反光的牙齒,導致觀衆的注意力總是不自覺被吸引。

同劇組的王仁君也沒好到哪裡去,要知道那個年代的男性普遍吸菸,基本不可能有這麼白亮的牙齒。

求求導演選角的時候長點心吧!

看了被“烤瓷牙”毀了的年代劇,我更懷念起鞏俐、殷桃的鄉土味。

什麼纔是真正的好演員?

鞏俐爲了拍攝《秋菊打官司》提前三個月來到村子,跟着村子裡的婦女們一起生活。

而且因爲頭髮太亮太黑,她專門用洗衣粉洗頭,讓頭髮雜亂毛糙,更符合人物設定。

到了電影中,鞏俐真的一點“星味兒”都沒有,高原紅、參差不齊牙齒、乾枯的頭髮,每一個細節都構成了一個真實自然的農村女性形象。

還有,殷桃。

在《人世間》中她飾演的鄭娟同樣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得出殷桃在這部劇中沒有化妝,皮膚上的瑕疵都清晰可見,而且她的衣服太有年代感了,上面都是補丁,將“窮”這個字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殷桃的牙齒一看就是純天然的,牙齒並不整齊,但看着就舒服順眼,讓人物身上的年代氛圍更重了。

這纔是年代劇女性的正確打開方式啊!

03 結語

國產劇爲什麼會被觀衆嫌棄太“懸浮”?

一方面是因爲劇情本身就不容易接地氣,遇到那些離譜、浮誇的故事就更辣眼睛了。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演員們越來越不樸實了,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偶像氣息太重,整容臉、烤瓷牙分分鐘勸退觀衆。

而《追風者》這部劇雖然沒有那麼嚴重的硬傷,但是演員的大白牙還是暴露了國產劇的通病。

希望創作者們都引以爲戒,儘量避開選擇現代感太重的演員去挑戰年代背景的劇本,否則演技再好,也難以做到真正讓人入戲。

而年輕演員該放下偶像包袱的時候,還是應該趁早放下,能夠與角色契合纔是他們應該考慮的問題,而不是顏值好不好看。

只有想明白這一點,纔是成爲合格演員的第一步。

那麼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