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誰真正愛臺
(外交部提供)
臺灣輿論場上這些年來殺聲震天,許多「抗中保臺」人士當起思想警察,將「愛臺」標準單一化、極端化,儼然只有對中國喊打喊殺的人才愛臺,凡持不同意見者不是「舔中」、「在地協力者」,就是「中共的同路人」。
其實,愛臺之道很多,各有其理,着眼與主張雖有不同,但愛臺之心是不分軒輊的。反過來講,口口聲聲愛臺者,可能因爲愛之非道而加害臺灣,比如所謂「臺獨是統一的最短捷徑」,不就是那些極端臺獨主張者加諸臺灣的催命符嗎?他們還到處要人簽名不投降承諾書,殊不知臺灣民衆如果哪天必須在投降與不投降之間掙扎,這些人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這種反中愛臺的言行套路已經走上「民粹沙文主義」的歧路上。對他們的極化主張有所保留的人,多備受猜疑與辱罵,客氣的批評者以「疑美派」稱之,禮貌卑劣者乾脆斥之爲「舔中派」。最近美國國會開審《臺灣政策法》就是一個顯例。美國立法加大挺臺力度,當然是好事一樁,臺灣的執政當局和「抗中保臺」人士極表歡迎,有名嘴甚至宣稱,支持本法與否可當作是否愛臺的標誌,反對者皆爲「親中」、「反美」、「賣臺」之徒,對他們口誅筆伐唯恐不力。
其實,對這項法案擔憂者多着眼於其可能帶來的後座力可觀,如果照原案通過,甚至將成爲美國向中國發出的「戰爭邀請書」。可以預見,基於戰略利益,中共必然強烈反制,強度且將超過美國衆議院院長裴洛西訪臺;果若如此,臺灣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但提出這樣警訊的人,無論身在臺灣或美國都受到激進派質疑。
美國參院外委會5位議員投票反對此案。他們並非不愛臺灣,更非意在「舔中」,反而是爲臺設想。比如,一向友臺的馬基參議員就表示,《臺灣政策法》推翻美國的戰略模糊、破壞美國的「一中政策」,並可能帶來區域不穩定。他指出:「臺灣人必須面臨美國政策後果,美國人不應將臺灣人置於日益增加的危險中。」這個疑慮不僅美國一些政要有之,臺灣許多「抗中保臺」人士亦作如是觀,豈能以支不支持本案作爲愛不愛臺灣、反不反中國的判斷標準?
美國立法協防颱灣有其必要。至於如何適度維持平衡,避免過猶不及,做到既能對中方產生一定的嚇阻作用,又能避免刺激中國基於「維持主權與土地完整」而訴諸武力手段,分寸拿捏就頗費思量。參院外委會原先的提案確實超越現狀太多,若不適度修正,後座力恐非臺灣能從容應對。白宮與參院外委會積極溝通後略有修正,後續的立法過程可能再修,這就是各方「異議」產生的效果。
從臺灣主體的戰略觀點看,美國故意刺激中共的一些作爲已不再是「抗中保臺」,而是「爲美抗中」了,基本上不符臺灣的戰略利益。提出不同意見者,乃至於反對將「親美抗中」推到極致者,出發點同樣愛臺心切,不可扣其「疑美」或是「親中」的大帽子;畢竟,愛臺人人有責,也人人有權,絕不是基本教義派獨攬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