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司馬夾頭如何嘲諷澤連斯基

01

《維米爾的帽子》裡寫,明朝末年,北京城裡開始有人賣一種沙雞,這種沙雞隻產自更北邊的戈壁南緣,一般只在北方邊界有部隊調動,棲息地受到驚擾時,纔會飛到這麼南邊。

當時北京人心裡都隱隱覺察到了,沙雞之所以出現,是北方邊境有滿人陳兵準備入侵了,但沒有人敢說出口,怕殺頭,但市場裡有人天天在買賣沙雞。

這個細節好有趣,普通人很難確切地知道宏觀的時代到了什麼境地,但也未必什麼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沒什麼用,只能買賣沙雞而已。

02

對越自衛反擊戰,S聯向越南援助大量先進武器,導致解放軍傷亡慘重,無數年輕的生命犧牲在戰場上。S聯給越南送去191架米格21比斯戰鬥機、18架運輸機、33架直升機、200輛T54/55主戰坦克、146輛裝甲車、202輛自行火炮、262套防空導彈。有S聯先進武器,解放軍付出極大傷亡,更有無數軍人成爲終身傷殘。

歷史不能忘記,應該讓後人知道這一段血淚史。

超過58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03

最近,夾頭又發了一個嘲諷澤連斯基的視頻。

從俄烏戰爭開始,夾頭和簡中就一直嘲諷澤連斯基,把他當喜劇演員的那些電影電視片段翻來覆去的嘲笑。

你不得不佩服這些智障的腦回路,一個喜劇演員、一個小人物通過自身的努力奮鬥,最後成了總統,這難道不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嗎?

在近代史上,全球發生過無數次的戰爭。大國侵略小國,結局基本上就這幾種情況。

小國沒抵抗多久就投降了。小國領導人流亡到其他國家,或者躲到了山溝裡地堡裡。

俄烏開戰後,很多人勸澤連斯基逃往國外,但是他沒有,選擇了正面硬剛。

不投降、不妥協、不顧安危親赴戰場一線,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和民族的尊嚴,這樣的例子在近代史上屈指可數。

僅僅從這一點來說,我對澤連斯基的人格充滿敬佩,他比那些滿嘴仁義道德的流氓強一萬倍。

這場戰爭打到現在,澤連斯基這個昔日的演員,已經成了全世界頂天立地的英雄,沒有任何一個文明世界的人能漠視他做出的偉大貢獻。

但一種與文明截然不同的流氓聲音卻不斷涌現,說他的不投降讓烏克蘭陷入戰爭,導致了幾十萬烏克蘭人身亡。

作爲一箇中國人,沒有經歷過抗日戰爭,但起碼上過學讀過幾本教材。

二戰時期中國被日本侵略,爲了國家尊嚴和民族氣節,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最終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保衛了中國的領土完整,這不就是現在澤連斯基率領烏克蘭人們正在做的事情嗎?

除了別有用心的人之外,任何一個真正愛國的中國人,都應該支持烏克蘭人民抵抗外辱,都應該對澤連斯基充滿敬佩纔對!

不難理解,在夾頭這些人的眼裡,賣國賊纔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前線投降的人太多了,鵝國防部發布通知,士兵沒有接到部隊命令私自投降,家屬將承受連帶責任,家屬接受審判,兒童剝脫教育。

馬裡烏波爾的烏軍士兵在面臨絕境時,澤連斯基親自下令讓他們投

降,生命可貴。

後來通過換俘讓他們回家,而不是讓他們“人在陣地在”。

夾頭對中國社會造成了深重的傷害,主要表現爲擾亂公衆價值觀、煽動民族情緒對立及誤導青年學生,且這一切都是在“正能量”的旗號下進行的。

他樹立了一系列假想敵,號召民衆對這些所謂“敵人”——實則爲社會各界做出貢獻的精英——進行討伐、批判。例如,他無端指責聯想柳傳志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痛斥整個資本之邪惡,使聯想集團陷入危機;他詆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爲“漢奸”,污名化改革開放以來成長起來的作家羣體;他對馬雲等創新型人才進行貶低和排斥,鼓動羣衆仇富、仇資本,導致企業和企業家在恐懼中難以創新與發展,最終影響就業與民生。

實際上,這些被夾頭攻擊的人正是社會的開路者、創新者、財富創造者,他們的形象被惡意扭曲。依法懲處違法者與無端污名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法治社會的基礎,而後者只會製造社會恐慌與對立。

夾頭美化侵略戰爭,將簡單事實複雜化、朦朧化,混淆視聽,使民衆難以分辨真相。他們借大國博弈、地緣政治等說辭,爲侵略行爲辯護,聲稱“侵略有理”。甚至詆譭他國領導人,散佈謠言,如稱澤連斯基爲納粹、賣國賊,聲稱其不敢直視普京等,均爲胡說八道,意在忽悠羣衆,貶低中國,損害中華民族的安全與利益。

夾頭抹黑改革開放。一,貶斥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新事物,如民企、民營企業家、外資等,這些本是國家繁榮的必由之路,卻被他惡意醜化和指責,動搖了改革開放的基石。

二,他大力吹捧改革開放前的集體經濟,高唱階級鬥爭凱歌,鼓吹平均社會財富,看似正能量,實則與改革開放背道而馳。在開放型社會中,富人與窮人並非你死我活的矛盾,而是相依相存的關係。富人失去安全感,窮人也會失去基本保障。健康的社會應是富人能安心投資創新,窮人在醫療、住房、養老等方面得到政府幫扶和託底,而非窮人瓜分富人。

夾頭的惡毒,是給社會帶來了觀念混亂和情緒對立,激化了社會基層之間的矛盾,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性,極大妨害了改革開放和經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