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講話賺錢! SoundOn曝臺灣聲音經濟四大趨勢

(目前訂閱模式在教育類、財經類、親子類等三大類內容奏效。圖/SoundOn提供)

今年將是臺灣「聲音變現元年」!臺灣聲音領導品牌SoundOn聲浪預告臺灣聲音經濟四大趨勢,包括臺灣Podcast聽衆與收聽量將持續雙位數以上成長、更多品牌開設Podcast自媒體、聲音動態廣告出現、訂閱制逐漸成功,臺灣的聲音產業將在變現模式健全後步入正向循環。

SoundOn執行長黃建翰指出,前(2020)年號稱「臺灣Podcast元年」,創作者與演藝界、文化圈名人前仆後繼投入Podcast與音頻產業,去年Podcast整體收聽量年增200%,預計今年在收聽量與聽衆成長上至少有雙位數以上。

在創作者社羣端,由於Podcast提供一個暢所欲言、較少酸民負面迴應的平臺,持續有傳統名人從前年下半年或去年投入Podcast,包括演藝圈楊千霈的「9館不打Yang」、許常德「許常德的有聲信」、政治圈的3Q陳柏惟開設的「宇宙第一臺」、YouTube圈博恩開設的「博音」等,小S徐熙娣和「徐媽」黃春梅一同合作《老孃的老孃》Podcast,近期也將在SoundOn獨家上架,衆多名人加入讓原本Podcast的生態更多元。

還有許多品牌開設專屬Podcast自媒體,天下雜誌2021年聽經濟大調查,27%企業嘗試過Podcast行銷,曾透過Podcast傳播的企業中,以66%接受主持人訪談模式受歡迎,再來是購買廣告 (36%)、公司自制節目(34%)。

在國外,知名品牌Slack、Shopify與GE等開設品牌Podcast作爲自媒體;而在臺灣統一證券的「投資大小事.統一報你知」Podcast分享產業趨勢與投資策略;故宮博物院Podcast談藝術和歷史。

目前訂閱模式在教育類、財經類、親子類等三大類內容奏效,Apple Podcast、Spotify在去年推出付費訂閱模式,提供聲音創作者變現,包括熱門的《通勤10分鐘》、《一起說故事》等,提供個人成長、財務利益資訊,或黏性夠強,較容易成功。

黃建翰說,聲音經濟將快速成長,若想靠廣告賺收入,題材就要大衆化、跟流行;如果想靠訂閱或贊助,就要思考內容可以帶給用戶價值、獨特性,重視與粉絲的互動和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