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貨郵融合打造服務鄉村振興“金名片”

2019年以來,福建交通、郵政等多部門共同發力,郵政物流服務目前已100%覆蓋全省建制村

2023年,福建郵政全省快遞進村業務量8300.26萬件,其中代投社會郵件達1136.18萬件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顏之宏

“嘀,嘀嘀”,一陣汽車鳴笛聲響起,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裡心鎮新圩村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負責人鄒美嬌趕忙從店內走出,迎接鄉郵遞員傅祥福,開始郵包交接清點。

“你現在是全村老少最想見到的人啊!”鄒美嬌笑呵呵地打趣傅祥福。

進入冬季,位於閩北山區的新圩村,氣溫降到了10攝氏度以下。可鄒美嬌的心裡卻是暖暖的。因爲鄉郵遞員每天上午都會將村裡的當日快遞全部送到,不僅讓鄉親們更便捷地取到網購商品,一直經營鄉村便利店的鄒美嬌也由此獲得了一筆快遞收寄服務收入。

“建設縣域集採集配中心,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是2023年初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鄉村振興重點要求。

在交通部門助力下,福建全省已有4678個行政村依託現有鄉村小賣部設立了主流快遞村級服務網點,爲村民提供快遞寄取服務。郵政公司積極推進“郵快合作”,福建全省超60%的建制村已開展郵快合作,實現民營快遞“代投進村”。

2023年,福建郵政全省快遞進村8300.26萬件,其中代投社會郵件1136.18萬件。依託客貨郵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福建已“先人一步”。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裡心鎮的郵遞員傅祥福正在將快遞卸車,準備放入位於村頭的客貨郵融合便民服務點(2023 年 11 月 15 日攝)顏之宏攝 / 本刊

快遞進村帶來“小確幸”

快遞進村,最有獲得感的是愛網購的村民們。

在寧德市霞浦縣北壁鄉寄遞物流共配中心,前來取件的村民尤大姐見有記者採訪,主動上前說:“之前我們要到鄉里的民營快遞代收點取件,服務費小件3元、大件5元到15元不等。現在郵政網點取件很方便,還免費,對比明顯”。

“現在,寄快遞也更方便了。”鄒美嬌說,郵政公司2022年設立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後,當地的黃桃、蓮子等農產品可以直接從村裡寄出,運費比到鎮裡寄便宜15%左右,“夏天,我在村裡幫鄉親收寄快遞,光寄件報酬就有一萬多。”

受益於客貨郵融合,漳州市龍海區榜山鎮洋西村郵政便民服務點負責人鄭大姐,每月多了三四千元快遞收寄佣金;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美卿村雙腿殘疾的林大姐,在開設村頭小賣部的同時承接了郵政村級代收點業務,每月增加約500元收入;莆田市仙遊縣的文旦柚得以從田間地頭直抵全國各地,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

隨着快遞“下行”“上行”通道被打開,一些福建特色農產品可以更好銷往全國各地。據中國郵政寧德市分公司渠道部經理盧慶先介紹,以該市屏南縣爲例,2023年屏南的農村代投上行件(進城件)增長近一倍。

記者瞭解到,北壁鄉2022年8月開展客貨郵融合以來,民營快遞委託郵政將快件送進村,村裡的紫菜、海蔘等農產品“出村”比例大大提升。數據顯示,北壁鄉郵政所由原先一年3萬多元營收增長至當前一年逾60萬元,下沉市場活力激發效果明顯。

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北壁鄉會洋村的客貨郵融合便民服務點(2023 年 11 月 16 日攝)顏之宏攝 / 本刊

客貨郵融合集約式發展

記者注意到,傅祥福開的郵車由一輛七座新能源麪包車改造而成,後排三個座位拆除後的空間用於運送快遞,前排三個座位仍可用於乘客乘坐。

“車是閩運公司提供的,我每天要送件,所以這條‘村村通’線路也由我來開。”傅祥福說,在考取營運車輛駕駛資格後,他每個月也多了千把塊的客票收入。

“我們採取電話預約、‘的士服務’、公交價格的形式來保障村民出入村的交通需求。”三明交運集團建寧分公司總經理李凱說,客運公司提供車輛和鄉郵遞員“客運服務”培訓,在確保農村客運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攜帶“進村”和“進城”的快遞郵件,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7萬多元。

據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測算,鄉郵員兼職客運駕駛員、快遞員的,每年可額外獲得客票和民營快遞寄遞補貼等收入約2萬元,客運駕駛員兼職民營快遞、郵政快遞投遞員的,每年可額外獲得郵、快遞寄遞補貼等收入約1萬~2萬元。

“客貨郵融合後,郵政公司同樣節約了人力和運輸成本。”中國郵政安溪縣分公司副總經理張進福介紹。比如,霞浦、安溪等地由鄉村公交司機兼職“郵遞員”角色,在承攬客運業務外,“順手”將鄉鎮網點的快遞帶進村。此外,郵政公司還可向縣裡一些民營客運公司租借一定規模的運營場地,解決郵件快遞處理場地緊缺的矛盾。

2019年以來,福建交通、郵政等多部門共同發力,郵政物流服務目前已100%覆蓋全省建制村。據福建省郵政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近兩年的建設運營,全省已累計建成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示範縣”40個,依託鄉鎮支局(所)建成810個鄉鎮自用型物流節點,建設超1萬個郵政專用村級服務站點。

“融合路”帶動“致富路”

記者採訪發現,在客貨郵融合背景下,福建“快遞進村”步伐明顯加快。一些鄉村快遞代收點除提供快遞取件和寄遞業務外,還能爲村民代繳水電煤氣費用,成爲名副其實的“鄉村客貨郵融合服務站”。

“我們協調菸草、民政等部門,爲符合條件客貨郵融合服務站點辦理菸草、福利彩票售賣許可,增強鄉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經營。”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福建全省已有超120個鄉鎮將綜合運輸服務站、交通管理站、郵政網點等場所提升改造爲客貨郵融合服務站,實現站點資源共享、功能疊加,節約企業站場建設成本投入。

記者瞭解到,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目前正在開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6321”工程,已創建首批20個試點縣創建工作。2024年將啓動第二批40個以上縣區試點創建,力爭2025年前基本實現全省行政村客貨郵融合全覆蓋。

據瞭解,福建將加快佈設村級社會主流快遞物流服務點,在2024年底前累計完成10000個以上站點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在全省範圍開通不少於300條融合線路,降低農產品寄件成本,將客貨郵“融合路”更快轉變爲羣衆的“致富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