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搶進造車賽道 臺廠佈局邁入收割期

去年電動車銷售再創新猷,全球近十%汽車銷量爲電動車;而隨着電動車的生產與銷售加速開展,產業正式進入十年黃金成長期,臺廠亦可望同步大啖商機。(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今年以來,受通膨與升息衝擊,全球經濟停滯、股市持續走空,產業基本面與市場投資熱度大失溫,不過在衆多產業之中,電動車一族如絲毫不畏大環境利空般,從生產、消費到投資面,都呈現熱絡盛況。近幾年,因應新能源發展需求,各國相繼祭出電動車相關政策與燃油車禁售大限,在全球設定淨零碳排目標的大趨勢下,電動車、新能源車的生產與銷售加速開展,也帶動產業正式進入高速成長期。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報告指出,二○二一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達六五○萬輛,較二○二○年增長一○九%,電動車佔整體汽車銷售量也躍進到九%;且今年上半年銷售量已超過四二○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六三%,全年銷售量有望上看九五○到一○○○萬輛,滲透率也有望突破雙位數達十三%,勢頭強勁。另,勤業衆信與IHS分析亦預估,到二○三○年,全球汽車銷售量將從二一年的八一○○萬輛增加至一億輛,而電動車佔比將一舉超過三○%,其中又以電池供電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爲主要趨勢。

伴隨電動車產業即將迎接黃金十年的成長期,許多新的投資機會正浮現,對此,《先探》由本期開始,將連續整理電動車的投資亮點,包括汽車電池、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第三類半導體、車電系統、車體結構、充電站與充電樁等相關主題,在股市大跌之際,或將是投資人可伺機鎖定長線績優股,尋找逢低佈局的好機會。

科技巨頭紛加入造車賽道

確實,當前汽車長期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明確,龐大商機使電動車板塊早已不只是一兩家電動車新勢力互相角逐的賽場,除了科技巨頭和共享經濟公司如蘋、Google、亞馬遜、百度、小米等相繼宣佈加入造車賽道,傳統車企也積極甩開品牌包袱,加速擁抱電動車轉型浪潮。從各大汽車品牌乃至於各零組件業者無不極力一爭出頭的機會,而臺廠亦不落人後,挾着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等製造與技術優勢搶進,且已可見不少業者在車用的佈局逐漸邁入收割期。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17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先探投資週刊22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