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務農夯 無人機代噴商機旺

近年來農村勞動力人口老化及缺工議題浮上臺面,植保無人機商機可期。(林和生攝)

近年來農村勞動力人口老化及缺工議題浮上臺面,看準背後的藍海商機,屏東科技大學博士生林瓚良投入植物保護無人機市場、勇敢創業,藉由科技導入農業,協助農友噴藥、施肥,每日皆有訂單上門,年收上看百萬元。

人才培訓實作 至少1年

近年來老農對無人機噴藥接受度逐漸提升,加上無人機農業代噴商機夯,植保機證照含金量超高,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處長黃鼎倫直言,目前全臺取得合格代噴資格的無人機師爲數不多,坊間業者每次開課教學場場爆滿,強調「這是一個很大的創業新藍海」。

正攻讀屏科大農園系博士班的林瓚良,5年前首次接觸無人機,正是無人機導入農業初始階段,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從中嗅到商機,1年前勇敢創業,更招募學弟妹一起加入團隊,開始接單代噴,客戶遍及全臺各地。

林瓚良表示,培訓一位合格機師需要花費6至8個月時間,取得證照後仍需經由實習試煉,纔可應對作業過程中突發狀況,從無到能實際上場施作,至少要花1年,人才並不易尋。

會飛懂農藥 雙證纔夠格

他運用自身農業專業知識,進行代噴任務,舉凡鳳梨、芋頭、茶葉或稻米,從農藥及肥料劑量、噴灑角度與高度,全都經過不斷嘗試,細心服務也讓他獲得農友信任,開始有接不完工作,年收早已突破百萬,不過林瓚良認爲,目前果樹市場並未完全開發,相信後市可期。

因此他積極培訓人才,並進駐由屏縣府規畫的「屏東智慧農業學校」,黃鼎倫說,針對農村缺工問題,縣府推動青年返鄉從農,並施設無人機2C級學術科考照場,整合產、官、學、法人,以農業植保機爲主開辦無人機專業操作訓練課程,讓老農種植經驗傳承、科技導入青年運用,盼未來農業朝向省工方向發展。

黃鼎倫表示,無人機噴藥除了必須取得民航局核發的無人機操作證外,同時須經農委會藥毒所農藥代噴技術人員訓練合格,擁有雙證才能執行農業代噴;爲杜絕無人機黑飛現象,縣府預計在今年5月開設無人機專業操作訓練課程,訓後直接於現地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