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想取消市長獎頒獎 人渣文本:這制度至少有4大問題

柯文哲想取消市長獎頒獎,引發討論。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每年要頒1次市長獎給高中職以下的學生,還要分別頒2次國小模範生與中學優良學生獎,「典禮花錢時間想取消。」引發許多爭議,對此筆名人渣文本」的輔大教授偉航臉書提出模範生制度存在的4點問題, 柯文哲只是想廢典禮,「家長卻認爲他想要把整個制度全廢掉,而吵成一團。」希望大家一起關注這制度。

周偉航提到的4個問題分別爲,一、「模範生」的定義到底爲何?選模範生通常是品學兼優,「但學業成績可以量化,人格無法!」 二、「執行與判斷標準由誰決定?」通常是老師或是同學投票通過,但「最後選出的都是最順眼人。」 三、「小學生之中」可能出現人格模範類型嗎?有些同學在同儕表現傑出,像是對師長有禮是標準,「但這種行爲一多,就成了單一標準。」

最後,「教育體系人力資源票選模範生,到底想推獎什麼? 」周偉航提到,家長反彈是因爲覺得學業優秀的學生該被表揚,但他們已經獲得學業獎勵,「人格高潔者,更不會在乎形式化的褒美。」 市長只是想廢除典禮,卻被以爲要廢掉整個制度,「不過模範生這概念,也的確長久被學界與知識份子忽略的議題。」

日前柯文哲市長因頒獎合照太耗時,打算廢除與全市模範生一一合照的頒獎方式不料卻引起「廢除模範生制度」的爭議。柯文哲只是想廢典禮,家長卻認爲他想要把整個制度全廢掉,而吵成一團。這當然是資訊傳遞錯謬的另一個例子,不過「模範生」這個概念,的確是長久以來被學界與知識份子忽略的議題。我認爲「選模範生」至少存在以下四個問題,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