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真實顏色

(圖/臺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值此全球百年未有之變局,中美百年未有之對峙,臺海百年未有之戰危,臺灣這次大選,是戰爭與和平的抉擇,牽動兩岸未來十年的命運,故島內媒體每日大幅密集報導。在離投票僅有兩星期前的昨日這場唯一一場候選人辯論會,特別引發各界關注。

當下兩岸形勢逼人,三黨候選人的政見和五位媒體代表的提問,也都聚焦兩岸問題。整體而言,三人都深入的表述了自己的政見,選民可從中各窺見各自內心的真實理念,其中最能顯現本性的莫過於柯文哲。柯君在申論、媒體代表提問、交叉詰問及結論時,終於顯露出其真實的一面。

辯論會中柯文哲表示,以前所說的所謂「兩岸一家親」,只是先跟對方表達他的善意,並以「我什麼時候說過接受九二共識」一語強烈表明他的政治立場。此外,柯文哲心中似全無多年來大陸對臺灣ECFA及常年頒佈各項對臺優惠政策善意的感念之情,反而稱「中國的確是臺灣目前的威脅」,並加碼揚言稱「臺灣跟中國可合作就合作、該競爭就競爭,必須對抗還是要對抗。」中國不是《兩岸關係條例》下的中國大陸,而是形同美國、日本的外國。

柯文哲甚至稱,軍事泄密案的判刑平均一年半刑責太輕,應加重泄露國家機密的刑罰。歐美國家則是19年,並抱怨「這是哪門子的法律」。從柯文哲居然知道歐美國家是判刑19年,可見他平日就有研究,他如此視對岸爲敵人,良有以也,心中深處那有「兩岸一家親」的影子。試問,如果是泄密對象是美國呢?那是臺美合作。

這兩天,柯文哲在電視上反覆提出「臺灣自主」的概念,好似「臺灣獨立」的進化版。因爲,柯君主張臺灣要有足夠防衛力量,至於兩岸對談,第一是要「對等尊嚴」,這不就是昔日李登輝的「尊嚴論」。什麼情況下柯文哲纔算有尊嚴呢?柯又加碼提出互相五原則,即相互「認識、瞭解、尊重、合作、諒解」,簡直就是李登輝論述的2.0版。因此,柯文哲在電視政見發表會上,主張建立強大的嚇阻力量,國防預算應提升到GDP的3%,軍購和自主發展兩案並行,並延續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政策等,對大陸充滿敵意,殺氣騰騰。乍聽之下,這不就是大陸認知的民進黨「以武拒統」。難怪賴清德現場聽了也表示,柯文哲發表的外交與國防等政見,都未超過蔡英文的範圍。所以,日前藍白合破局,是兩岸大幸,盡在不言中!

至於賴清德和侯友宜的政見,基本仍保持各自的一貫立場。

在侯康與賴蕭的微小落後民調差距中,經過這場辯論,證實了柯文哲骨子裡就是綠營中的墨綠同路人,所謂「兩岸一家親」是用來忽悠內地的。依邏輯推理,柯陣營的藍色粉絲肯定憤而回歸藍營,倘柯陣營的綠營紛絲將柯文哲引爲同心,仍大力支持,從而削弱賴蕭陣營的年青人支持度,屆時侯康可能勝選。倘真如此,當系天佑兩岸,臺海和平。(作者爲世新大學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