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還有造王機會

(圖/本報系資料照)

柯文哲近期支持度崩跌,和侯友宜已不在同一個層次,「藍白合」談判過程中爲誰佔上風爭論不休,現在答案很清楚,就是侯友宜。柯文哲不但在總統選情中落居第三,立法委員區域和不分區選舉也選情低迷,遠不如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氣勢,在最後階段的組織戰較勁中更將以卵擊石。

柯文哲被壓着打,再不調整陣勢與戰法必然每況愈下。他的幹部們原來不信邪,現在已經看清楚,柯取得總統大位難如上青天,不會有聯合執政機會,屆時大家沒有機會在政府中施展抱負,甚至因爲募款困難而要喝西北風。最後只看個位數的立委在議場表演,不但民衆黨沒有美好前景,個人也要面對苦楚的未來。

一切都還來得及調整,如果現在咬緊牙關放棄單打獨鬥,和國民黨一起拚搏,相互扶持,或許還有改觀的機會。

柯文哲如果依照原本意願履行藍白合約定,以藍白合陣勢上場拚搏,應可戰果豐碩,未來發展空間也會很寬闊。奈何黨內反彈激烈,柯又擔憂民衆黨支持者可能在他成爲副總統候選人後一夕崩盤,因此認爲他必須要靠參選免於民衆黨崩解。

然而,估算大錯特錯,正式登記後民調溜滑梯,連金主都抽身,又沒有基層組織可運用,區域立委參選人多是弱雞,柯的選戰走不出去,只能靠網路形塑聲量,確定已無機會翻身取得大位,立委選舉也不會大放異彩。

柯文哲再堅持總統非我不可,已經沒有希望,也沒有意義。柯文哲陷入老三困境後方寸大亂,又回到老巢尋求奧援,自承「內心本質還是深綠」,還說如果當選,國防和外交會維持「小英路線」。此話一出,民進黨嗤之以鼻,話說得很難聽,要就應該投給「正牌」,何必選一個變色龍或冒牌貨?柯文哲和民進黨裂痕太深,難再合作,藍營則因渴求柯文哲相助,還有商量空間。

國民黨政要迄今也對他保持善意,侯、趙表示當選後歡迎民衆黨推薦內閣人選,朱立倫主席也說藍白合作基本不變。柯文哲現在能做與應做的,不是獨力拉昇自己和民衆黨的選情,而是引導棄保後票源的流向,拉住偏綠選票,使其不流向賴清德,而是流向侯友宜。

這樣不但對政黨輪替有好處,目前民調支持率,賴雖領先,侯緊追而上,民調落後多在誤差範圍內,柯如加一把力,不無翻盤機會。他大可將在野大聯盟設爲戰略首要目標。

柯文哲對藍白合一直遊移不定,破局損傷慘重之後,仍然沒有幡然覺悟。主要原因是他太過自信,以爲還有勝算,因此迄今對於最後階段的選戰還沒有清晰的戰略,傾向於獨立參選到底,不再尋求跟藍合作。

柯文哲的潛在影響力其實還很大,他可以成爲造王者,也可能成爲敗局者。他一念之間,可以牽動侯友宜和賴清德的選戰態勢。如果他想通了,在總統選舉上暗助國民黨侯友宜上壘,換取國民黨在立法委員區域和不分區選舉上的友善支持,則可走出一條天寬地闊的大道。聰明如柯文哲,選舉進入最後1個月,是柯文哲爲歷史、爲政黨、爲自己做出明智抉擇的最後關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