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快篩陽 快給藥 否則會死很多人

新冠疫情延燒,醫療量能受到擠壓,北市提供22處防疫急門診給快篩陽性民衆,每週量能約5萬5030人次。圖爲位於檯安醫院的防疫門診,一早即有民衆排隊看診。(粘耿豪攝)

防疫民怨四起

新冠疫情大爆發,國內昨日新增6萬5446例確診、17例死亡,確診數與死亡數皆創今年新高。自2020年起,新冠肺炎在臺灣累計已奪走968條人命,並有1473人在接種疫苗後死亡,合計有2441位喪失寶貴生命。疫情海嘯當面衝下,臺北市長柯文哲警告,現在是臺灣防疫的最後一關,民衆若快篩爲陽,中央就該快給藥,若還是堅持PCR檢測陽性才能給抗病毒的藥物,「我直接告訴你,一定會死很多人。」

疫情指揮中心公佈,昨天增加6萬5385例本土案例、61例境外移入,新北1天就新增2萬3788例,臺北市與桃園市都破萬,各增加1萬751例、1萬39例,有9個縣市確診數都在千人以上。

77%近8天染疫 高峰落5月中下旬

今年初Omicron肆虐以來,累計有47萬8870名本土確診個案,值得注意的是,77%都是在近8天染疫。衛福部昨在行政院會報告,形容「疫情進入廣泛社區流行」,預估高峰落於5月中下旬,目前即爲確診數攀升階段,中重症與死亡個案同步上升。

昨天新增61例中症、18例重症、17例死亡,今年初累計至今有115人死亡,重症致死率高達68.45%。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昨天的17例死亡個案,15例有慢性病,有3位在家出現緊急症狀而送醫不治,包括昏迷急救無效、暈倒送醫不治、跌倒外傷赴急診治療確診,返家隔離4天后病逝。

至於18例重症,有1名學齡前男童,因臉部神經系統病徵住院接受腦部檢查,住院時確診,後續出現呼吸窘迫,目前狀況穩定,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瑞德西韋、類固醇治療中。

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說,請民衆小心,但不要緊張,戒慎不恐懼,把身體照顧好就好。

民衆買嘸快篩劑 PCR採檢大排長龍

大疫當前,民衆要把身體照顧好,卻覺得難上加難。快篩一劑難求、PCR採檢也大排長龍,已經確診者,身體難受得不得了,想要預約看診拿藥,卻無法登錄「健康益友APP」,接觸者健康追蹤系統(Trace)操作又大塞車,民怨四起,基層防疫人員壓力爆表。

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說,快篩實名制亂象猶如2年前的口罩之亂,全民一再爲防疫物資奔波勞苦,所謂「超前部署」已全然破滅,指揮中心控管快篩劑,數量不足,價格昂貴,近期遭質疑「綠友友」企業發快篩財,就是以疫謀財、害苦全民。

確診者屢因法定傳染病通報資訊系統運作不順,而延誤領藥時機,令疫情最嚴重的雙北市府跳腳。王育敏說,陳時中說已買70萬劑的輝瑞藥廠Paxlovid抗病毒藥,但據統計只配發0.55%,難道政府用藥謹慎到吝嗇,讓民衆輕症變重症?

用藥吝嗇手續繁 被罵才鬆綁政策

藥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說,政府並非藥物備量不足,而是藥品配給手續及規定繁雜,導致醫生開藥時非常謹慎,但自今(13)日起,指揮中心鬆綁政策,抗病毒藥物的領取從200家核心藥局擴大至2千家,應該會改善。

近來政府呼籲民衆快接種第3劑疫苗,增加保護力。但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重要的是給藥方式要改進,至於疫苗施打,打滿前2劑,比衝第3劑重要。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陳偉傑也說,臺灣防疫政策從口罩、疫苗、快篩劑一路缺,就連確診者與居隔者生命相關的系統操作也大塞車。行政院長蘇貞昌上週在行政院會指示政務委員唐鳳督導改善,唐鳳還誇口「當場就用筆電完成改善」,但至今仍在大塞車,陳偉傑問,唐鳳在哪裡?中央設置爛系統卻不改善,壓力及責任甩鍋地方,根本陷基層於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