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 疫苗孤兒非洲恐成新冠肺炎病毒變種溫牀
一位衛生人員爲民衆施打Sinovac疫苗第三期試驗的照片。(圖/路透)
衝刺國內疫苗施打率,是多國採行的策略。然而若沒有發揮道義上的責任,讓非洲在疫苗施打的歷程中持續落後,科學家警告,這恐讓非洲成爲醞釀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變種病毒的溫牀,屆時疫情將更難以掌控。
《TimesLIVE》網站報導,多名新冠肺炎(COVID-19)專家在週五於《科學》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中,來自各機構的科學家聯合呼籲;「在應對全球大流行之際,非洲絕對不能落後。否則他將會變成COVID-19變種病毒的溫牀。」
這一次的合作總有112個非洲組織以及25個國際組織加入研究,包含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Africa CDC)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發現,在非洲大多數國家的流行病都是主要由來自歐洲的輸入引起,而在早期防控加入跨國旅行的限制後,這類外來病例輸入的情況變少。
但是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在許多國家中持續傳播,以及移動性的增加,導致許多令人擔憂的變種出現,並進而在整個非洲大陸傳播,這包含首次在非洲發現的Beta變種,以及在英國以及奈及利亞(Nigeria)發現的Eta變種。
雖然採樣有限,非洲科學家仍舊確定了一些令人擔憂,且需要積極關注在全球傳播流行的變種病毒。他們警告「如果疫情大流行的情況在非洲沒有獲得有效控制,很可能會發生具有免疫逃脫特性的變種(換言之無法透過施打疫苗產生抗抵來抵禦),很可能會對於非洲以及全球人口帶來深遠的影響。」
針對本次大型研究,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John Nkengasong表示,加強整個非洲大陸的基因組監測系統,是早期發現並且控制疫情爆發的關鍵。她表示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以來,非洲CDC病原體基因組學研究所便持續支持成員國擴大對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基因組監測,以快速檢測變異。自開始合作,非洲加強基因組學監測以來,共已累積4萬個非洲基因組可用。
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域主任Matshidiso Moeti博士指出,若是沒有基因組檢測,變種病毒可能在沒有被發現的情況下,在非洲大陸和全球傳播。而他表示將會「延長COVID-19大流行急性期」且不僅在非洲,也將在全世界。
對此,期刊論文的作者警告「若是忽視(新冠肺炎病毒)突變與變種,後果將要自負。Delta變種病毒已經敲響警鐘,顯示出基因組資訊的重要性,並且確保非洲科學家有必要的資訊來分析COVID-19進化了歷程。」
誇祖魯-納塔爾大學(UKZN)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教授暨研究創新與測序平臺(KRISP)主任Tulio de Oliveira表示,他們致力於使用非洲最先進的技術來追蹤和對抗病毒。他認爲「如果病毒在非洲大陸持續進化,將會成爲全球性問題」,而努力保護非洲和世界將是他們的道義責任。
換句話說,若是僅自掃門前雪,而將非洲等因資源落後,無法取得足夠疫苗的國家排除在外,恐怕在這場全球抗疫的戰爭中,人類將無法一起戰勝。有能者都不應置身事外。
當前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的Alpha以及Delta,起初都是分別在英國以及印度大流行後,傳播到其他國家。以當前全球上百國都處於Delta疫情之中來看,已有前車之鑑。根據美聯社8月中旬報導,有13億人口的非洲僅有不到2%完全接種疫苗,對比美國劑次人口比已達到62.03%,歐盟六成以上人口都接種疫苗的情況,放任讓非洲疫苗施打率推進緩慢,對於造成下一個有更強傳播力的變種病毒,讓人類抗疫之戰比較延長更久,恐將是肯定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