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新視野-臺灣地震頻仍 科學家即時聲援

403花蓮地震事件讓地震成爲媒體報導的熱點,民衆對於防災、預警與災情的瞭解需求急劇增加。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3年4月3日,花蓮經歷了一場規模7.2的大地震,此後一個月內多次餘震,其中4月22日達到88次餘震,而23日的餘震次數更是高達194次,其中包括規模超過6的強震。這一系列地震事件讓地震成爲媒體報導的熱點,民衆對於防災、預警與災情的瞭解需求急劇增加。

臺灣科技媒體中心在地震發生後不久,搭配國際合作夥伴澳洲科學媒體中心,迅速發佈了12位澳洲科學家的專業評論,這些專家來自多個領域,如土木工程、地球科學、地震觀測、板塊構造學、海嘯、災害研究等。他們根據各自專業背景,在地震發生後三小時內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各種可能影響和科學現象。

蒙納許大學的一位副教授評估了此次地震若引發海嘯,可能的因素有哪些,他指出地震震級與海嘯不一定有直接關聯,地震的力學表現例如震動方向,亦有重大影響。同時,他強調臺灣地質的獨特性猶如天然地震實驗室,也使臺灣成爲高地震風險區。

來自福林德斯大學預防災害計劃的主任強調,災害後的心理健康與護理同樣重要,需有醫療照護的系統,持續支持災區民衆度過災後很長一段時間。另一位來自南澳的地球科學家對於花蓮地震背後的板塊構造非常感興趣,認爲這是科學上的重要觀察點,他還比喻地震讓地殼被推高一小部分的過程,很像一個人的背上揹了另一個人。

在臺灣,中央大學副教授郭俊翔提供了深入的地震分析,指出臺灣東部在近十年來地震活躍,此次地震是自1999年以來最大的淺層地殼地震。郭俊翔說,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佈的有限斷層模型初步評估,這次地震向北破裂,導致震央以北地區震動更加明顯。他強調,臺灣地處板塊邊界,地震是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新的地震觀測數據應即時融入建築抗震設計標準中,以提高安全性。

這次事件凸顯了媒體在災難報導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也反映出民衆對於準確訊息的渴望。臺灣科學家積極參與媒體報導,有助公衆瞭解情況。但有媒體未告知專家就使用兩年前的錄影,剪接在這次事件中。當科學家願意走上前線與媒體溝通、維護大衆知的權利,媒體也需審慎思考,努力形塑健康的資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