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跳脫「二元框架」 生理性別也存在光譜…如何藉科學溝通影響社會

情境示意圖/由DALL·E生成

今年8月初在法國巴黎奧運,金牌選手林鬱婷因表現優異陷入性別爭議。全臺羣起激動要「證明」林鬱婷的生理性別,不少新聞刊出他過往照片,說他明明是「溫柔女孩」。拳擊場上,有選手落敗後雙手在胸前交叉,強調自己纔是有XX染色體的真女性。

如此討論把性別侷限於二元框架,且中文往往未能區分生理與社會性別。1970年代,英文區分「性別」爲sex和gender,前者指生理性別,後者指社會性別。社會性別是社會構建的角色、行爲和身分認同,影響個人的自我認知和遭受對待的方式。它不是二元結構,而是多元光譜。傳統上,社會對男女的性別期待不同,普遍認爲女性應溫柔體貼,男性應果敢堅強,而這卻限制了不符性別期待的人的發展,更關乎社會中的權力和資源分配。但無論如何,隨着社會進步,更多人願意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

生理性別的二元框架,似乎因爲多數人的性染色體都能歸類成二者之一,難以動搖。遺傳學的基本概念是性染色體決定了生物性別和性徵。意味着,你必須繼承XY染色體才能成爲男性,或女性得繼承XX染色體。但事實上,生理性別同樣存在光譜。「性發育差異」(DSD)就挑戰了二元思維,DSD天生在染色體、性腺、荷爾蒙或性徵,與傳統定義的生理男女性不同。醫學界曾稱之「性發育障礙」,但「障礙」一詞暗示着缺陷,不符合當代醫學對DSD的理解,也容易加深社會歧視。

人們常不理解生理性別由多重因素決定,且這些因素都可能隨時間變化。溝通科學若強化了生理性別的二元觀念,便可能無意間強化了某些特徵或行爲與特定性別或性取向扣連的刻板印象。

英文語境裡,研究人員、科學家與社會運動者,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詞彙來表達性別的複雜性,避免創造「逃亡的公衆」。當主流科學論述無法反映非主流羣體的價值觀、知識體系和生活經驗,公衆就有可能選擇不參與。這加深的是資訊鴻溝,削弱科學被社會理解的可能,甚至強化了社會階級與性別分野,影響人們就業和接受教育、醫療的權利。這也導致主流羣體在思考、運用科學時,忽略多元。像是當林鬱婷深陷性別爭議,媒體甚至找不到適當的方式來支持他。

過去科學研究忽視了生理與社會性別的區分,導致成果難以廣泛應用於臨牀。2016年,一羣科學家發佈了「研究中的生理與社會性別平權」(SAGER)指南,旨在明確定義科學研究中使用與性別相關的詞彙。2022年5月,《自然》系列期刊鼓勵作者提到性別時遵循SAGER指南,把它視爲研究設計的基礎,以促進科學研究和出版過程中的性別平等,提升研究的準確性和再現性。

科學研究及科學溝通必須率先跳脫二元性別框架,正視生理與社會性別的複雜光譜。科學研究不能自外於變動的社會,有責任在傳播過程中不強化社會既有的偏見和歧視。也唯有理解性別的多樣,科學始能成爲所有人的科學。

(本文出自2024.10.01《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