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營激發潛能 中原大學攜手桃教育局培養人才

中原大學攜手桃園教育局辦理科學實作營,高中生進行染料溶液的分離操作,瞭解工業廢水處理步驟。(中原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中原大學特別安排參觀量子科幻影集現場的道具佈景,學子們感到既新奇又興奮。(中原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中原大學攜手桃園教育局辦理科學實作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中原智慧製造魔法般的「塑」型術。(中原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桃園市教育局邀請中原大學半導體材料暨先進光學研究中心、量子資訊中心、薄膜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及智慧製造研究發展中心共4大校級研究中心開設「高中學生科學實作體驗營」,提供主題式科學課程學習、先進儀器設備導覽解說與實作體驗,增進學生對未來科學及產業應用趨勢的認識與啓發,激發科學潛能。

桃園市高中學生科學實作體驗營爲期2天,參與學生來自桃園各區高中,包括武陵高中、中大壢中、桃園高中、內壢高中、陽明高中等12所學校。中原大學副校長洪穎怡表示,教育部近日公佈112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中原大學再次創下招生零缺額佳績,招生達成率100%,辦學績效超越許多國立大學,是高中學子升學理想選擇,期勉每位高中生在這次課程裡,都能樂於學習並收穫滿滿。

中原大學副教務長、物理系教授院繼祖指出,半導體發展攸關社會國家、世界產業藍圖,爲數位經濟時代的支柱,且跨領域學科與STEM人才培育有重要關聯。物理系教師吳啓彬也透過簡單的發光二極體實驗,帶領學生認識寬能隙半導體,瞭解缺陷檢測應用重要性。

量子資訊中心執行長張元翔從量子起源、相關物理學等概論介紹起,讓學生實際操作應用IBM Q量子電腦,高中生們難掩興奮之情,實際參觀鴻海投資跨界打造的量子科幻影集中所使用的道具佈景,學生們對道具佈景感到相當新奇,充分展現他們對科學世界的熱情。

機械系教師丁鬱宏以深入淺出方式,向學生介紹智慧製造中宛如魔法般的「塑」型術及實作技術,他運用高中物理和化學基本概念,解釋了塑膠射出領域的應用。參與高中生表示,透過親身實際操作射出機和客製化雷雕機,享受親手製作的樂趣,展現獨一無二的手作技能。

薄膜中心的教師蔡惠安則帶領高中生們深入瞭解薄膜科技的各面向及相關產業的實際應用,並安排參觀科研場地的經驗,每位學生都親自體驗平板薄膜的製備過程與染料溶液的分離操作,並學習工業廢水處理等技術。

中原大學表示,中原設有41個校院級研究中心,擁有豐沛的研發創新能量,聚焦優勢領域科研發展,例如半導體中心研發晶體材料與材料檢測,結合半導體領先企業成立人才推動聯盟,解決實務問題。量子資訊中心攜手臺灣富士通及臺塑公司推動前瞻技術與跨域整合的量子科技研發,打造「桃園量子谷在中原」優勢。薄膜中心發展生化分離技術於細胞治療的尖端生技及健康醫療。智慧製造中心配合桃園亞洲矽谷政策建構完善AIOT產業鏈,協助6大工業園區企業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