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實力派,廣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震撼來襲
12月26日,在中國機器人網年會上,廣汽集團揭開了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的神秘面紗,這款身高1.75米的智能人形機器人以其創新技術和應用前景引起了業界的興趣。據說,廣汽計劃在2025年實現自研零部件的批量全球發售,同時,GoMate人形機器人在不同行業實現示範應用;到2026年,GoMate完成小批量生產並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據資料顯示,這款GoMate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採用了行業首創的可變輪足移動結構,這一設計巧妙地融合了四輪足和兩輪足兩種模式,使得機器人能夠根據實際需要自由切換,輕鬆應對各種環境和地形。此外,GoMate還配備了具有視覺和觸覺功能的靈巧手,能夠像人手一樣精確感知力度,可以完成精細操作。
看到這裡,有人不禁要問:廣汽不是一家造車的企業嗎?什麼時候開始造機器人了?經過深入分析我發現,車企在人形機器人的製造與應用上確實具有先天優勢,兩者的技術路徑有着天然的契合度。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汽車與機器人在技術上有許多共通之處。諸如,在硬件上,廣汽在新能源汽車研發中積累的算力芯片、控制板、視覺傳感器等技術,可以無縫轉移到人形機器人產品上。同時,汽車零部件的輕量化設計和生產經驗也爲人形機器人的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在軟件方面,人形機器人可以利用新能源汽車已經相當成熟的環境感知、目標識別、路徑規劃、安全防護等算法進行定製優化。
除此之外,經過多年的發展,許多車企已經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強大的生產能力。這些現有的規模生產優勢和供應鏈資源,使得車企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加快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進程。此前,廣汽研究院前瞻技術部部長劉巨江曾表示:“廣汽啓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以來,依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成熟的產業鏈,通過共用車端芯片、激光雷達等零部件來分攤研發成本。”
從應用場景方面來看,汽車企業研發人形機器人同樣具備獨特優勢。儘管工業機器人(主要以機器臂爲主)已經在汽車生產車間中被廣泛使用,但許多精細化工作,如貼車標、安裝內飾等,對於工業機器人來說都是難以完成的任務。而人形機器人憑藉其模擬人類動作和姿態的優勢,在未來可以輕鬆完成這些工作。廣汽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張愛民介紹,GoMate機器人未來將進入廣汽自己的汽車工廠產線,承擔檢測、分揀等工作。
我認爲,廣汽已經超越了傳統車企的角色,正不斷進化。從低空穿梭的高域飛行汽車,到地面奔跑的無人駕駛Robotaxi,再到能夠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痛點並融入更多工作和生活場景的具身機器人,廣汽正在爲我們描繪出一幅令人嚮往的未來城市生活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