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球的“稻香”:一包非洲大米見證中非友誼與合作
(原標題:跨越半球的“稻香”:一包非洲大米見證中非友誼與合作)
跨越半球的“稻香”:一包非洲大米見證中非友誼與合作(來源:視頻綜合)
近日,湖南的一名記者曾冠霖發佈視頻稱,自己在非洲岡比亞遇見一名農場主穆薩·達博,後者稱他在中國農業專家的指導下,短短5年時間將自己的農場發展爲岡比亞最大的農場,也是當地首個全機械化農場,其水稻種植面積達2000公頃,爲周邊2800多家農戶提供農機服務。穆薩託曾冠霖將非洲雜交大米帶回湖南,致敬“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接受託付後,曾冠霖轉機4個國家、歷經36個小時,將大米帶到長沙,轉贈給隆平水稻博物館。
非洲農民與中國雜交水稻的相遇並非偶然。多年來,湖南省農科院與湖南企業隆平高科、袁氏種業等派出了一批批工作人員,積極在非洲開展雜交水稻試驗示範及本土化生產。作爲中國商務部授予的第一個“中國雜交水稻技術援外培訓基地”,隆平高科的援外工作始於1995年,目前已爲53個非洲國家培訓超過7000名農業官員和技術人才。地處長沙馬坡嶺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更是在2014年掛牌“聯合國糧農組織研究培訓參考中心”。
如今,已有20多個非洲國家種植雜交水稻,超過非洲國家的三分之一。爲紀念中國專家和雜交水稻的貢獻,馬達加斯加在面值最大的2萬阿里亞里紙幣上,印上了中國雜交水稻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