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有哪件令你記憶猶新!盤點2024年哈爾濱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既欣賞到了“爾濱”霧凇雪凇美景、感受到了春天提前到來的欣喜,又經歷了春節期間霧霾、初夏罕見低溫陰雨、主汛期區域性大暴雨、四次龍捲風來襲和大範圍雨雪天氣預報服務的考驗。

哈爾濱市氣象局組織氣象專家認真梳理,總結出2024年影響哈爾濱的“十大天氣氣候事件”,1月13日,哈爾濱市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氣候變化中心)向社會公衆正式發佈,看看有哪些事件讓你記憶猶新。以下天氣氣候事件按照出現時間順序排列:

1.新年伊始“爾濱”再放大招,霧凇美景迎八方“小金豆”

2.受靜穩天氣影響,除夕初一遭遇嚴重霧、霾

3.2月12-13日氣溫驟升、大風頻發

4.4月11日哈爾濱主城區正式入春,比常年提前12天

5.兩次強升溫+倒春寒,打亂了春天的步伐

6.6月出現罕見低溫陰雨寡照天氣,低窪地塊農田出現嚴重漬澇

7.颱風“格美”殘餘雲系威力不減,五常、尚志創下單日降水極值

8.夏季四次龍捲風到訪,所幸強度較弱,無人員傷亡

9.首場大範圍強雨雪天氣,姍姍來遲,相態複雜

10.11月氣溫特高,松花江幹流哈爾濱段封凍偏晚

2024年度哈爾濱市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1.新年伊始“爾濱”再放大招,霧凇美景 迎八方“小金豆”

2024年1月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小金豆”們和冰城市民有幸目睹了一場大規模霧凇美景,展現了大自然神奇力量,在寒冬時節爲城市增添了一抹獨特的魅力,帶來了新的旅遊熱點。霧凇通稱“樹掛”,是霧滴或水汽遇冷凝結在樹枝等細長物體上,由冰粒或冰晶組成的凝附物,從而形成一種美麗奇幻的自然景觀。霧凇通常出現在冬季的清晨,在陽光的照射下,霧凇呈現出晶瑩剔透、宛如冰雪童話般的美麗。作爲一種天氣現象,霧凇的形成對天氣要求極高,需要在冬季晴天、風速小、輻射降溫強,以及空氣溼度大、氣溫日較差顯著等條件合理匹配時才能生成。

新年伊始,一場夢幻般的“霧凇”盛宴,讓本已異常火爆的冰城旅遊再次“出圈”。

2.受靜穩天氣影響,除夕初一遭遇嚴重霧、霾

受靜穩天氣影響,2月7日起哈爾濱主城區空氣質量明顯下降,7日、8日日平均AQI爲208和193,分別達到重度和中度污染程度,8日17時至9日10時,連續18小時AQI大於200,9日(除夕)當天20時起連續28小時AQI大於300(嚴重污染程度),其中8個時次AQI高達500(爆表),空氣質量達嚴重污染程度,10日(初一)清晨一場大霧來襲,霧、霾混合加重污染,能見度迅速降低,其中哈爾濱主城區10日6-8時連續3小時能見度低於50米。受霧、霾污染影響,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當日共有71個航班起降取消或延誤,多條高速公路封閉或限行。

3.2月12-13日氣溫驟升、大風頻發

受強暖空氣影響,哈爾濱2月12日起氣溫開始明顯回升,當日11時主城區氣溫升至0.8℃,此後連續35個小時氣溫高居0℃以上,13日13時,主城區氣溫驟升至5.4℃,遠高於2023年同日的-6℃,氣溫居高不下,大風又不請自來,12日02時至13日16時,連續39個小時瞬時極大風力大於5級、21個小時瞬時極大風力大於7級。在西南大風和暖溼空氣的共同作用下,美輪美奐的冰雪景觀開始融化。

4.4月11日哈爾濱主城區正式入春,比常年提前12天

4月中旬起,氣溫明顯升高,截至4月17日,哈爾濱主城區連續5個滑動5日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10℃,達到氣候學上入春的標準,其中其所對應的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大於或等於10℃的日期是4月11日(14.2℃),爲入春開始日,比常年入春日期提前12天。草木萌發、迎春花綻放,充滿希望的春天提前到來。

5.兩次強升溫+倒春寒,打亂了春天的步伐

4月中下旬全市出現兩次強升溫天氣過程,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升溫幅度大。第一次從10日開始氣溫大幅上升,強升溫天氣過程持續至18日,11-18日的全市平均氣溫爲13.8℃(較常年同期偏高6.6℃),平均最高氣溫爲21.0℃(較常年同期偏高7.9℃),均創下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相當於常年5月上中旬的溫度。第二次強升溫過程出現在21-26日,全市平均氣溫爲14.3℃(較常年同期偏高5.2℃),平均最高氣溫爲20.4℃(較常年同期偏高4.7℃),分別爲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高和第6高。其中14日各區、縣(市)平均氣溫均突破歷史當日最高值。

5月中下旬平均氣溫明顯低於5月上旬,出現倒春寒,尤其是26-31日出現明顯低溫時段,日平均氣溫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低。各區、縣(市)平均氣溫爲10.7~13.3℃,比常年同期低3.8~7.0℃,其中30日、31日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低6.6℃、7.0℃。持續低溫不利於旱田作物出苗、幼苗生長及水稻返青。

6.6月出現罕見低溫陰雨寡照天氣,低窪地塊農田出現嚴重漬澇

6月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低1.5℃,爲2000年以來同期第3低。各旬氣溫均明顯低於常年,其中下旬低2.5℃,爲2000年以來同期第1低。6月1-5日、12-18日、20-26日出現3次階段性低溫天氣,其中22-24日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低6.4~6.9℃。

6月全市平均降雨量爲234.6毫米,創下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極值,全市平均降雨日數爲21.1天,較常年同期多8.1天,其中尚志(23天)、巴彥(22天)均與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極值持平。6 月哈爾濱市出現 5 次較大降水過程,其中最大降水過程出現在 19-24 日,全市13 個國家氣象站過程雨量均在50 毫米以上,其中依蘭、巴彥、方正在 100 毫米以上。過程雨量最大的站點出現在依蘭宏克力區域氣象站,爲172.3 毫米。

6月最長連續降雨日數爲方正,達到9天,依蘭、延壽、尚志最長連續降水日數爲8天,五常爲6天,其他區、縣(市)爲7天。持續低溫陰雨寡照,造成低窪地塊農田出現嚴重漬澇災害,對作物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7.颱風“格美”殘餘雲系威力不減,五常、尚志創下單日降水極值

7月31日受颱風“格美”殘餘雲系影響,全市出現區域性暴雨,西北部和東南部降大暴雨。統計7月31日07時-8月1日07時全市降雨量,共有161個站點降大暴雨,呼蘭永平屯最多,爲207毫米;402個站點降暴雨;422個站點降大雨;76個站點降中雨;51個站點降小雨。五常、尚志國家氣象站降水量分別爲152.8毫米、144.7毫米,均創下1961年以來7月份日降水量極值。受降雨影響,31日五常磨盤山水庫超汛限0.87米,龍鳳山水庫超汛限1.05米。

爲科學應對此次強降雨天氣,哈爾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31日9時30分啓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哈爾濱市氣象臺31日14時50分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8.夏季四次龍捲風到訪,所幸強度較弱,無人員傷亡

夏季強對流天氣多發、頻發,先後四次龍捲風到訪我市,所幸強度較弱,無人員傷亡。

6月13日道外區臨堤街局地出現龍捲風;6月26日12時左右,延壽縣六團鎮太安村出現龍捲風;8月4日18時40分左右,呼蘭區許堡鄉依蘭村出現龍捲風;8月8日方正縣天門鄉局地出現龍捲風。

龍捲風是一種局地性、小尺度、突發性的強對流天氣,直徑平均在200米至300米,發生至消散的時間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龍捲風與普通大風天氣不同,其主要區別是,龍捲風是旋轉風,尺度更小,其漏斗雲和捲起的碎物醒目可見,且中心氣壓很低,更易造成嚴重的災害。

9.首場大範圍強雨雪天氣,姍姍來遲,相態複雜

哈爾濱2024年入冬首場大範圍強雨雪天氣過程出現在11月25-29日,比常年偏晚19天。本次過程降水相態複雜,先後出現雨、雨夾雪、雪,25日白天到夜間全市爲雨,26日早晨自西南向東北雨轉雨夾雪轉雪。本次過程全市平均降水量爲21.0毫米,是常年同期(2.2毫米)的8.5倍,爲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多。

雨雪天氣同時伴有大風,局部出現風吹雪、能見度低,26日哈爾濱主城區、尚志、延壽、方正、依蘭、巴彥均出現能見度小於1千米時段,最低能見度26日12時出現在尚志,爲248米。並伴隨氣溫大幅下降,全市最低氣溫普遍下降8~15℃,27-28日最低氣溫降至-20.5~-10.7℃。雨雪和強降溫造成大範圍路面結冰,對交通影響大,哈爾濱周邊高速公路封閉,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25日取消航班52班,26日延誤航班8班。

10.11月氣溫特高,松花江幹流哈爾濱段封凍偏晚

11月氣溫特高,全市平均氣溫爲-2.8℃,較常年同期高2.7℃,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3高。其中,哈爾濱主城區平均氣溫爲-1.7℃,較常年同期高2.9℃,比2023年同期高5.8℃,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2高(僅低於2004年11月的-1.6℃)。

由於11月氣溫持續偏高,28日8時松花江幹流哈爾濱段(哈爾濱市道里區老頭灣)才正式封凍,封凍日期較常年晚4天。封凍水位115.94米,較常年平均封凍水位偏高1.8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