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王子”張軍:百轉千回,創新不悔

崑曲王子張軍談自己的戲劇藝術之路。 徐志強 攝

中新網蘇州1月11日電 (周建琳)10日晚,“丁乃竺會客廳”走出上海來到蘇州工業園區,“崑曲王子”張軍受邀共話戲劇藝術之路。“一塊錢,一輩子”是張軍對自己與崑曲間淵源總結。爲了讓年輕人喜歡上崑曲,爲了讓崑曲之美爲世界所知,張軍一直在做各種嘗試

張軍,著名崑曲藝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素有中國“崑曲王子”之美譽。1986年戲曲學校到青浦招生,張軍以一塊錢報名費,過五關斬六將,成了青浦地區招收的唯一男生

“30多年來,崑曲給我的所有快樂也好、苦難也好,都在加持我做一件事情:做一個有意思的崑劇演員。崑曲是我打敗時間的唯一武器,別無他法。”張軍望着臺下觀衆深情訴說。

科班8年,早上6點起牀、晚上9點睡覺。每天翻跟斗2小時,踢腿1000次。從甩後腿開始到能夠完成一個前空翻,要花2年。一不小心,手、腳就會斷掉。張軍斷過3個地方。

1994年張軍畢業,正式進入上海崑劇團工作,讓他沒想到的是,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無戲可演。“演出的時候,通常是臺上演員三十幾個,臺下觀衆只有三四個。”張軍回憶道。

轉機出現在1998年的12月19日,張軍帶着五六十個同仁們一起到同濟大學,獻上了一場演出。那天晚上有2500個觀衆,不僅沒有人中途退場,演出完成後,年輕學生熱情吶喊聲幾乎要把禮堂掀翻了。自此,張軍就是一往而深,無論是對崑曲,還是傳播崑曲這件事。

2008年,譚盾爲在荷蘭皇家歌劇院演出的《馬可·波羅作曲,邀張軍用崑曲的唱腔來演繹西方的歌劇。這次跨界,開啓了張軍崑曲人生的全新方向,自此他大膽地伸出了多方面的觸角,探索崑曲的各種可能。

從2010年至今,先後推出實景園林版《牡丹亭》、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獨角戲《我,哈姆雷特》;雜糅多種音樂形式,以“水磨新調”闡釋崑曲意蘊。“2018年5月18日舉辦的萬人演唱會,是我終生難忘的。”張軍感嘆:“從無人問津到萬人聚首,我們走了十幾年;從明朝虎丘曲會萬人空巷到無人問津,又再次萬人匯聚,這條路走了400年。”

張軍深深地贊同梅蘭芳先生“移步不換形”的觀點。他說,“當代崑曲”中的“當代”兩個字就像一把刀,時刻懸在他的頭上,時刻警醒他千萬不能爲了當代而當代,爲了創意而創意,爲了跨界而跨界,爲了融合而融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經典是一代代人用骨血,用生命去感知,留下來的深刻記憶最終變成了藝術。張軍認爲崑曲中存在無論怎麼改變都必須被保留的真諦和價值。“第一,崑曲是古漢語的;第二,崑曲是曲牌體的;還有一個——叩問生命。”

有一件事情讓張軍欣慰,“崑曲600歲了,觀衆越來越年輕,現在75%的觀衆是年輕人。”這些涌入的年輕人讓張軍感到驚訝,他們對崑曲所呈現的抵達人心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張軍樂於和這些年輕人交流,給他們來一段搖滾崑曲。不用居高臨下,也不用妄自菲薄。

快結束對話時,臺下一位6歲的小粉絲用稚嫩的聲音怯怯地說:“張老師我想跟你學崑曲”。那一刻,感動之餘的張軍在舞臺上深情唱響“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他把“此恨”特地改成“此情”,這是他送給未來學生的,也送給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