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蕭配還在寂寞公路上
(圖/擷取自賴清德YT)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路上》的競選廣告播出引發熱議,據傳吸引千萬人次觀看,綠營人士紛紛認爲有效突破「同溫層」支持,而民進黨向來競選廣告遊走「文青式」訴求,卻仍無法將八年政績置入廣告文案。《在路上》呈現的是政黨利益的微觀面向,人物對白充斥政治術語,整個過場不見萬民擁簇,顯然賴蕭配還在「寂寞公路」上。
《在路上》主旨演譯總統蔡英文開車「交棒」給在副駕上的賴清德,接着換賴清德開車而蕭美琴坐上副駕走「民主路」,當中一度還有導航出現定位錯誤,彷彿是將臺灣獨自開在一趟未知旅程。臺詞當中,蔡英文問賴清德少了兩邊耳朵會怎麼樣?一段冷笑話後,突然又生硬地切回國會過半的嚴肅議題,蔡英文爲何無法細數八年政績來替賴清德加持,反而充斥各種政黨利益的臺詞內容,利用「權位交棒」、「國會過半」、「守護民主」來做文案鋪陳,卻更顯得在「寂寞公路」上不見民心。
蔡英文的「權位交棒」凸顯一種「家天下」的概念,總統同意交棒就可交棒,還能指定下一位準儲君,難道不是透過選舉機制才能產生嗎?顯然凸顯一種民主獨裁心態。畢竟,民進黨可能成爲史上第一個第三屆連任的執政黨,加上在野分裂的絕妙時機,僅須透過三成民意,難怪會用「權位交棒」也有恃無恐。
當廣告臺詞成爲賴清德的競選口號,企圖連結蔡英文路線與民主化轉型,也就過渡成爲「民主禁止迴轉」的專制心態,守護民主變成民進黨的神主牌,也淪爲施政不力下的遮羞布;難怪一則廣告從頭到尾無法訴求「政績」,寂寞公路上不見市井小民,只有滿口競選攻略的達官顯貴。
賴蕭配利用「公路電影」的拍攝手法完成這支競選廣告《在路上》,卻忽略了「公路電影」的劇情主軸是以描述主角的內心世界爲主,它是源自1945年二戰結束之後的美國電影,反映當時社會瀰漫各種戰後的不確定感,主角最終選擇「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某種程度上與賴清德堅定走自己的「臺獨路線」不謀而合,也難怪《在路上》沒有看見人民,也無政績闡述,宛如行駛在「寂寞公路」的自吹自擂。
如同另一公路電影手法的回憶錄《寂寞公路》,在車上兩位名字同叫大衛的記者與作者,歷經五天看似彼此掏心的公路之旅,旅程結束後也不再聯繫。
導演表示因爲蔡總統年輕時喜歡開車,纔會透過公路電影的呈現方式,但這是賴清德的競選廣告,主角不是蔡英文。當臺灣人民不能分辨「虛構」與「謊言」有何不同,便難理解廣告中的「政治意識」,民主選舉不該淪爲即興演出,就看人民如何戳破假面,直指真相。(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