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洪約7億方米 廣西大藤峽工程全力應對西江第4號洪水

截至6月23日8時,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攔蓄洪水約7億立方米。(大陸水利部提供)

澎湃新聞23日報導,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大陸華南西江19日發生2022年第4號洪水,流域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根據大陸水利部珠江委統一調度,20日15時起,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大藤峽工程)開啓攔洪運用,在保障工程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調度控泄。截至23日8時,工程攔蓄洪水約7億立方米,避免了與桂江洪水疊加,有效減輕梧州和粵港澳大灣區防洪壓力。

爲迎戰西江第4號洪水,按照水利部珠江委調度指令,大藤峽公司提前將庫水位降至防洪運用最低水位44米運行,預騰空7億立方米庫容,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攔洪削峰,動態調整出庫流量,有效減輕下游防洪壓力,充分發揮流域骨幹樞紐防洪作用。

6月20日15時,水庫自44米水位開始攔蓄,爲最大限度錯開桂江洪峰,21日17時水庫開始加大攔蓄洪水力度,22日20時攔蓄至50米水位,23日8時攔蓄至初期運行最高水位52米,攔蓄洪水約7億立方米。

當前仍處於防汛關鍵時期,據氣象預報,6月底大藤峽工程還可能遭遇暴雨洪水影響,防汛任務依然繁重。大藤峽公司表示,將按照水利部、水利部珠江委統一部署,繼續加強水情預測預報預警,科學精細調度水庫,強化溝通協調、資訊報送和值班值守,全力做好暴雨洪水防禦各項工作,確保工程度汛安全和上下游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大藤峽工程是大陸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專案,也是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總投資357.36億元人民幣,總工期9年。工程於2014年11月開工建設,目前工程雖在建設期,但已具備52米高程控制運用水位下全線擋水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