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袁洋:情繫乃東 “醫”心爲民

原標題:

湖北省第八批援藏幹部袁洋:情繫乃東 “醫”心爲民

西藏日報記者 武沛濤

“不論在什麼崗位,醫生永遠是我的第一身份。”現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紀檢監察科長、副主任醫師的袁洋在談起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山南市乃東區爲期4年半的援藏經歷時說道。

援藏期間,袁洋任山南市乃東區衛生局副局長。雖是行政管理崗位,但他始終以一名醫者的初心和使命鞭策自己,推動完善乃東區羣衆的健康檔案,及時精準地發現當地羣衆的慢病、傳染性疾病、地方病等,並制定個體化干預方案,確保羣衆不因病致貧、返貧。

全力推進本地醫療事業發展

袁洋初到乃東區時,乃東區人民醫院剛建成沒多久,當時全院專業技術人員不足30人,遠遠不能滿足羣衆需求。

於是他主動請纓,動員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參與“組團式”援藏。經過共同努力,建立了“5+4+N”醫療援藏模式,即:5位金銀潭醫院醫生對口幫扶,4位組織部派遣的醫生進行三年期援藏,並根據乃東區醫療衛生需要,由武漢市衛健委派遣N位專家短期援藏。

隨後幾年,金銀潭醫院先後有17位專技人員對口幫扶,多位來自武漢市各大三甲醫院的專家參與到“組團式”援藏。金銀潭醫院還捐贈了總價值100萬元的結核基因檢測儀與麻醉機,初步緩解了乃東區人民醫院人、物不足的困境。

2018年3月,一名嬰兒在乃東區人民醫院出呱呱墜地,這是乃東區農牧民羣衆第一次在家門口的醫院享受到分娩服務。

在袁洋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乃東區人民醫院的專技人員數量達到了85人,陸續配置了CT、呼吸機等大型醫療設備,先後完成了該院第一例纖支鏡檢、第一臺局麻和全麻手術。讓乃東區人民醫院初步具備中病不出區的服務能力,並順利獲評二級乙等綜合醫院,爲乃東區的醫療衛生髮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全心全意保障羣衆生命健康

2017年8月,山南市某地發現水痘和腮腺炎傳染病病例。在醫護人員較爲缺乏、醫療環境相對簡陋的情況下,袁洋和本地同事一道,嚴格按照規範的傳染病管理模式開設病房,第一時間收治患者,並迅速完成病情評估、鑑別診斷、制定治療和護理方案等處置。

爲更好地治療患者,袁洋及時建立會診體系,連線武漢醫療專家進行會診,快速解決治療中的疑點難點。他還深入病情源頭,指導工作人員開展預防、接種、篩查、隔離、消殺等工作,最終在當年11月下旬,完成全部患者的救治工作。

救治期間,有一位患者自幼便是孤兒,無人照料。袁洋看在眼裡、疼在心上,爲他送去無微不至的關心關愛。出院當天,這位患者一把抱住袁洋,眼含熱淚依依不捨地說:“袁醫生,您就是我的家人!”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我將全力救治好每一名患者。”袁洋說,“每次下鄉巡診,當地羣衆都會將我團團圍住,眼神裡充滿着對我的信任,我還有什麼理由不拿出自己的平生所學爲羣衆服務呢?”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爲了打造一支本土的醫療隊伍,提升本地醫療衛生水平,在乃東區開展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工作中,袁洋多方奔波,選地址、跑資金、定標準、立制度,爲乃東區各鄉鎮(街道)留下了一套紮實的衛生健康基礎設施。

衛生室建好了,還需要有配套的培訓、管理和考覈制度。袁洋爲村醫們制定了系統、詳盡的學習規劃,一對一、手把手地爲當地村醫傳授知識。四年多的時間裡,袁洋帶領醫療援藏的專家們,爲鄉村醫生開展培訓38次,累計4100餘人次。

與此同時,爲從機制上激發基層醫生的內生活力,袁洋運用社會援藏資金和區外成熟的考覈機制,率先在山南市組織基層醫療績效改革,讓村醫在每月2300元收入的基礎上,人均再增加400餘元。改革還得到了當地羣衆與政府部門的認可,並正式寫入了乃東區2020—2022年三年衛生行動規劃,每年的考覈獎勵補貼由原來的40萬元提升至200萬元,讓村醫們的收入進一步得到保障。

除此之外,袁洋還在乃東區的47個村居里,現場交叉考覈村醫的基本技能、醫療規範、公衛服務,並對村醫們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集中點評。村醫們能醫治的疾病由原來的五、六種增加到十餘類,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鄉的服務目標。

因工作能力出色,2016年、2020年袁洋兩度被乃東區委、區政府評爲乃東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2019年4月袁洋被湖北省總工會授予“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7月袁洋被山南市委、市政府評爲“山南市優秀援藏幹部”。

一段乃東情誼,一世援藏隊員。援藏結束,返回金銀潭醫院近4年的時光裡,袁洋仍一如既往地幫助着西藏羣衆。他聯繫武漢兒童醫院收治乃東區的疑難重症患者、陪同武漢西藏中學的藏族學生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等機構就醫、遠程指導乃東區的醫務人員並隨時接受藏族同胞的健康諮詢……

來源:西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