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創投不靠人脈牽線 新創101募資逾20億

新創101投資營運合夥人呂緗柔,致力要當新創業者最後一哩的陪跑教練。(圖/遠見提供)

老牌創投華陽創投進軍線上海外募資平臺,是推動數位轉型抑或精心盤算?「新創101」營運兩年,發揮中介人角色,讓有潛力的新創團隊更有機會被看見。

國內首個海外募資平臺「新創101」僅上線近一年,就協助擁有Feebee飛比價格、精準購物廣告及聯播網的「第一網站」,順利募資近億元新臺幣。

不禁讓外界好奇,這個平臺背後有何資源,憑什麼辦到?

揭開神秘面紗,其主要投資人華陽創投來頭不小,累積近30年投資經歷,爲臺灣少數專注早期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老牌創投。其投資超過250家新創,超過80家已成功上市櫃或併購,目前管理16個基金、逾1.3億美元(近新臺幣400億元)資產。

在華陽創投董事長王韋中的觀察,許多臺灣新創難以募資成功,影響整個生態圈的發展,所以透過華陽過去投資經驗輸出,結合新創101的顧問諮詢,希望可順利協助新創募資,同時也替投資人找出適合的投資機會。

「我們是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去替新創做健檢,並找出亮點,加以凸顯、媒合。」在新創圈資歷豐富的新創101投資(STARTUP101)營運合夥人暨執行長呂緗柔,從前負責的就是募資,談及過往經驗,一度還感慨到哽咽,平復心情後,她緩緩地訴說爲何自己有股執念、一定要把新創101做起來。

新創101是國內首個網路開放平臺,提供投資者和募資者透明資訊。(圖/遠見提供)

營運兩年,呂緗柔與團隊已媒合超過80家新創和投資人的交流,投資金額超過20億,近期並協助第一網站與資本市場對接,完成A輪近億元募資。

打破傳統靠人脈牽線主流

只是,老牌創投做線上海外募資平臺,是轉型還是另有盤算?

現行新創加速器大多是藉由篩選機制進行線下資金媒合,無法最大化投資者和新創的羣體,但新創101提供新創與投資人皆可自由查閱資料,也可主動聯繫以獲得更多的媒合成功機會。

「過去,只要一個環節沒準備好,是沒有重來機會的。」呂緗柔點出傳統創投,在面對如雪片般飛來的自薦函及計劃書時,在快速篩選過程中,常因爲不懂凸顯優勢或沒準備好,就淪爲遺珠。

針對此痛點,新創101以「創業募資」爲主要訴求,專注於早期孵化,鎖定尚未接受過法人投資、B輪募資前的團隊爲主,除開設創業募資課程,也舉辦線下媒合會,協助新創團隊沙盤演練,提高順利募資機率。

由於其爲開放、線上平臺,除讓投資者以更輕鬆簡便的方式搜尋投資標的,也可讓創業團隊自我推薦,迄今其生態圈漸有成效,已有超過700位投資人、1500個新創團隊活躍於平臺,超過20個團隊接受輔導。

溽暑午後行程滿檔,仍精神奕奕的呂緗柔,去年才升格爲新手媽媽,但她打趣地說,新創101纔算是她的第一個事業baby。

新創101等於是華陽創投自行運作的創業題目,找來呂緗柔肩負開疆闢土的重任,她將歐美赫赫有名OurCrowd及FundersClub平臺作爲範本,立志催生臺灣最大的線上募資媒合平臺,她過去就是「圈內人」,自然對需求和痛點有切身感受。

資誠和臺經院合作的「2022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提到,約82%新創公司有拓展海外的規劃,高達73%投資者爲國內個人投資,雖讓人不意外,但竟有98%投資者從人脈找尋新創。換句話說,創業者初始要獲得資金挹注,光有好點子和可實現的商模還不夠,重點是要找到「門路」或貴人引薦,纔有機會爭取青睞。

呂緗柔和其團隊扮演的角色便是「中介人」,其課題在於,如何快狠準、達到投資人、籌資公司及平臺的三贏?

新創101對不同營運階段的新創企業,分別提供一對一的幫助,包括新創加速及CVC(企業創投)投資顧問服務;也以投資人角度,針對其募資準備,協助財務及營運策略的安排與擬定,進而提升勝率。

只是,呂緗柔剛開始也苦惱無法一步到位,她表示,由於臺灣對加速器的普遍認知不同,注重在前端的話,常遇到許多創業者認爲沒準備好,最後她把角色定位在「最後一哩的助跑教練」,直接當星探,替投資者找有潛力案源,也替募資者量身訂作最後的衝刺戰略。

在新冠疫情加速數位化轉型,缺工情況未解、政策鼓勵下,因此催化傳統制造業紛紛啓動轉型,也爲新創企業帶來機會。

「有些上市櫃公司很低調,也委託我們找案子。」呂緗柔透露,不少上市櫃公司面臨二代傳承、轉型課題,希望尋找與自身有關聯的創業題目來獲得養分或試水溫,但不希望大張旗鼓;另一方面,新創小白也怕面對上市櫃公司不懂談判權益受損,新創101就能發揮中介人功能,她已摩拳擦掌地串接更多國際創投夥伴,牽線有潛力的新創增加能見度。

以投資者角度精準媒合

來看看實際成功募資的三個案例,他們當中有從天使投資人成功爭取到法人投資的,也有才剛成立月餘的新創幼幼班,對平臺的想法又如何?

首先,是成立八年的博世科智能,其獨特解決方案可大幅縮短安裝時間,還可爲工廠擴建多元的無線數據監控指標,遠東化纖廠導入後,節省一年數百萬元電費,以及200公噸以上的間接碳排。

其聯合創辦人陳文峰說,先前就像小樹苗,很幸運找到天使投資人灌溉漸漸茁壯,但在加入新創101半年來,發現原來公司有機會看到更寬闊的視野,他也給創業者建議,不要在簡報時只是強調獲利數字,而是要扣緊核心價值,目前已募到A輪。

第二家則是和典系統科技,成立九年餘,理論上不算新創,創辦人林書磊卻有長達五年是「校長兼撞鐘」,其專注提供智慧建築的整合管理方案,包括老舊大樓或新大樓升級及興建,由於近年市場需求大幅擴增,訂單應接不暇。在團隊編制、營運規模皆擴大情況下,於是積極向外尋求資金支持。

「新創101在我最需要幫忙的時刻出現了!」林書磊坦言,起初沒經驗,像無頭蒼蠅,光是簡報環節還不得要領,新創101一路陪跑、協助他凸顯公司亮點及未來價值,「往往創業者重視的認知和投資者不同,他們提點我關鍵,否則公司可能還要碰撞至少兩到三年。」

最後則是醫材公司安德斯醫學,今年6月底才正式成立,團隊成員甚至連名片都還沒印好,可說是「新創幼幼班」,但其創業背景是學術團隊技轉,已有專利及應用場景,在呂緗柔眼中是塊璞玉。

安德斯醫學行銷長洪如鬱過去也待過醫材新創領域,她直白點出,過去不少投資機構對實地考察耗時費力相當頭疼,新創101代替投資機構做前期評估、篩選並出具調查報告,有助於加速媒合效率,核心成員相當期待接下來一連串合作的火花。

安德斯共同創辦人陳廷軒補充,過去也參加過幾個加速器課程及活動,新創101萃取華陽創投的經驗及資源加以提煉,幾次下來接觸不少潛在投資者,讓公司團隊更有信心往前邁進。

本文作者:廖君雅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8月號446期》)

《遠見雜誌8月號4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