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越戴越聾”,助聽器需走出低價低質怪圈|新京報快評

▲資料圖:一位佩戴助聽器的老人。圖/IC photo

網絡上氾濫的低價助聽器,可能讓老人們“越戴越聾”。

新京報記者對國內電商平臺銷售的低價助聽器進行調查發現,假冒、貼牌、無驗配等情況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助聽器打着“智能降噪”“無需驗配”旗號,實則只是擴音器。

伴隨着身體的衰老,不少老人出現了聽力損失情況。佩戴合適的助聽器,是幫助老人解決聽力障礙問題的常用方式。然而,我國聽障老人的助聽器佩戴率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很多老人購買和使用助聽器時更是缺乏有效支持。

因爲線下門店銷售的進口助聽器價格過於高昂,不少老人及其家屬轉而在線上選購助聽器。可是,有的“助聽器”商家拿不出醫療器械註冊證,有的用模擬機冒充數字機,行業內還存在大量貼牌現象,品牌方缺乏對產品質量和功能的有效控制。

需要強調的是,助聽器不是普通電子產品,而是有着嚴格准入標準的醫療器械。有關專業人士曾指出,未經專業驗配不僅可能無法實現助聽效果,還可能因設備將“噪聲放大”,對使用者殘餘聽力造成不可逆損傷甚至致聾。

這就意味着,市場上銷售的不少低價“助聽器”,並非醫學意義上的助聽器。一些商家將無醫療器械註冊號的假冒助聽器以“助聽器”之名進行銷售,已涉嫌虛假營銷。就像報道所指出的,消費類電子產品擅自宣稱自己是醫療產品,不僅可能會面臨行政處罰,嚴重時還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同理,助聽器銷售並非“一錘子買賣”,其驗配和後期調試理應成爲商家服務的重要組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曾發文強調:助聽器不可以隨便購買,一定要到醫院耳鼻喉科和專業聽力機構驗配。且要定期複診、定期調試助聽器才能達到最佳補償狀態。就像近視患者配眼鏡一樣,助聽器的專業驗配,應當得到充分重視。

部分老人即便明知網上購買低價“助聽器”存在各種弊端,爲何還要冒風險?原因不難理解,那就是顯著的價格差異。而且,在網購已成主流消費方式的當下,傳統渠道確實也存在不夠便捷的問題。

如果僅僅以“一分價格一分貨”看待助聽器市場,讓消費者承擔亂象的後果,就難免忽視一些本質上的問題。助聽器是聽力障礙者的“剛需”,無序的市場,只會給產業長遠發展添堵。

考慮到一些假助聽器多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平臺就需盡到審覈責任,堅決反對商家“掛羊頭賣狗肉”,打擊虛假營銷、以次充好等亂象。至少不能讓連醫療器械註冊號都沒有的“助聽器”公然售賣。

另外,相關部門有待建立精細化的管理機制,讓廣大消費羣體有機會選擇高性價比產品。

一位受訪專家就表示:“助聽器不是越貴越好,適合的纔是最重要的。”有的老人聽力損失程度爲輕度至中度,購買昂貴的助聽器可能是不必要的負擔。不妨參考發達國家經驗,分類設置准入門檻,在確保產品功效、質量的前提下,引入充分市場競爭。

在網上銷售低價設備的國內廠商則應意識到,“低價低質”並非生存之道。諸如手機、電動汽車等產業的經驗告訴人們,中國廠商建立品牌優勢,歸根到底要走自主創新之路。只有提升研發能力,攻克核心技術壁壘,突破國外廠商的壟斷,才能以實力征服市場。

提升助聽服務的可及性及可負擔性,是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政府部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除了加大監管力度外,在激發消費增長新動能的大背景下,不妨把正規品牌的助聽器納入補貼範圍,引導消費者以實惠價格獲得優質服務。

撰稿 / 南木(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