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宿舍激盪文創美食 又一村重溫眷村滋味

花蓮仁愛街50多年的菸酒公賣局宿舍,經翻修整理,呈現新風貌。(王志偉攝)

位於花蓮市仁愛街,已有50多年的菸酒公賣局老宿舍,經文創業者提出翻修整理,趕在農曆春節前開放展示營運,8間2層樓原本陰森老舊的房宿,轉身成了「又一村」文創美食療愈空間,有早年眷村的美食、也有客家加甜粥、外省臘肉,讓人有「重溫舊夢」的感受。

花蓮市區精華路段有多處國有土地房舍,因年久失修,造成環境衛生隱憂,國有財產屬詳細盤點閒置空間與房舍,近年騰出土地提供提車場地以及文創空間運用東服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國產署主任廖啓智昨走訪「又一村」文創園區當地有8間2層樓房舍,爲早年公賣局宿舍,1968年興建至今已達52年之久,閒置超過20多年,直到前年由文創業者撰寫計劃承租,經過約1年的籌備,轉身成了文創與美食園區。

8間老舊宿舍,成了「又一村」文創美食療愈空間。(王志偉攝)

「又一村」村長淑慧右起)、東服中心執行長洪宗楷、國產署主任廖啓智仔細端詳當地老物。(王志偉攝)

又一村提供各族羣餐飲小吃,藉由當年味道拉近人與人之間情感,東服中心執行長洪宗楷也被老臘肉飄香吸引而來。(王志偉攝)

洪宗楷表示,老舊宿舍,閒置無用,也造成環境衛生問題,文創業者提出相關需求,東服中心站在協助與開發再利用立場,尋求相關法規讓老舊房活化,除了「又一村」文創園區外,仁愛街附近與東服中心也騰出4百多個停車位,方便市民遊客使用。

廖啓智說,盤點後花蓮地區仍有10多處國有財產地上老舊房舍可供再利用。「又一村」原本雜草叢生經文創業者規劃後「打亮」老宅,目前5年一租,可續約5年。

仁愛街「又一村」位在明義國小後方巷弄,村長朱淑慧是5年級生,她說每次經過廢棄宿舍就有種「莫名的感動」,基於一股衝動熱忱,與多位志同道合朋友撰寫計劃,成了又一村文創聚落。

朱淑慧說,8間合作店家,提供各族羣餐飲小吃,藉由當年味道拉近人與人之間情感,甜點、眷村牛肉麪,客家鹹粥、外省滷肉、臘肉,讓食物連結一個聚落樣貌,還費時尋找早年鐵窗雕花,讓年紀稍長的人有種「重溫舊夢」的感動,而年輕人到此也覺得很稀奇。未來將陸續堆出私房菜,並透過又一村文化聚落提供藝術場域,歡迎大家感受藝術與美食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