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轉型不守舊也要不忘本

來源:經濟日報

與互聯網雙向奔赴,正成爲一些老字號企業轉型的必然選擇。不久前,美團宣佈啓動“中華老字號支持計劃”,以現金補貼和數字化賦能等形式,幫助老字號煥發新活力,構築新優勢。

老字號歷史底蘊深厚,因其鮮明的文化特色、可貴的工匠精神與優質的產品服務,成爲一代代人的成長記憶。經過長期的市場洗禮,如今存續下來的老字號企業廣泛分佈在食品加工、餐飲住宿、居民服務等多個領域,在商貿流通、消費促進、質量管理、技術創新、品牌建設、文化傳承等方面發揮着獨特的作用。

對今天的老字號來說,“老”既是特色優勢,也存在短板。老字號的價值在於“老”,但不能被老的條條框框自縛手腳。相較於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網紅”品牌,有的老字號企業在產品設計、營銷模式等方面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等觀念,堅持傳統必須一成不變的老思想,難以“圈粉”年輕消費羣體,在解決發展觀念陳舊、創新能力不足、顧客流失等問題上更加迫切。

能否用好老字號、老品牌,決定着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字號和電商平臺合作,探索數字化升級,藉助新平臺、新技術,在線上贏得了更多流量,形成了更大的影響力。比如,美團最近發佈的數據顯示,“老字號美食”近3年搜索量增長18倍,團購單量近5年增長4.5倍。市場的正向反饋有力證明,通過電商平臺和技術加持,老字號企業加快數字化升級,既有助於其開拓發展的新藍海,也創造了雙向賦能、互利共贏的可能。

老字號曾經是市場潮流的引領者。面向未來,老字號如何繼續引領市場潮流?順勢而爲、守正創新,是一些老字號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傳家法寶,也是構築品牌優勢、實現長遠發展的不二法門。特別是隨着互聯網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數字化升級成爲包括老字號在內的所有企業面臨的必答題。想要贏得市場、贏得年輕消費者青睞,一方面需要線上線下融合,拓展消費新場景,在好吃、好看、好玩上動腦筋,在求新、求快、求變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應通過數字化賦能,提升生產經營水平,藉助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智能化製造、數字化管理運營等方面創新變革,探索企業轉型之路。

當然,老字號創新突圍,不守舊也要不忘本。從線下走到線上,當智能製造取代了手工製作、當網絡直播代替了市井吆喝,數字化改變了生產流程和營銷模式,不變的是對品質、服務、匠心精神、商業道德等的堅守,這纔是老字號翻紅的流量密碼。如果捨本逐末、放棄匠心、品質失守,任何產品和服務的瑕疵,都會通過網絡的力量被置於放大鏡下去檢視,再老、再大的品牌也有口碑受損的風險。抓住消費新潮流興起的機遇,不斷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新需求,守正創新發展,才能把老字號的招牌越擦越亮。(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祝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