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復活”,不只靠《甄嬛傳》

“樂視?還在呢?”

“怎麼 不在呢。”

近來,伴隨着“《甄嬛傳》每年播出收益仍有上千萬”等話題的廣泛傳播,活躍在各大評論區的樂視視頻再一次迴歸了人們的視線。

本着“薅禿老劇”的精神,樂視視頻除了在關於《甄嬛傳》的話題下瘋狂求關注,還貼心地爲觀衆獻上鎮店之寶——經典好劇片單,其中不乏《太子妃升職記》這類有着大量擁躉的獨播劇目。

事實上,除了翻炒老劇,樂視視頻還發起了“樂視視頻好劇上新”“看最新院線電影,上樂視視頻”等話題,積極推銷新進內容。

現實是非常殘酷的,比起《甄嬛傳》《太子妃升職記》數十億播放量和幾十萬的評論量,樂視視頻上新的電影和劇目幾乎無人問津。

老劇新劇,一熱一冷,看似反映的是一家老牌視頻網站的落寞,但它新劇的持續上新又無疑給業內傳遞出了一個信號:在“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樂視視頻爲那些賣相不好的作品提供了一個新出口。

另類的“上新潮”

4月24日,被稱爲“《與狼共舞》第三部”的諜戰劇《摧毀》在江西衛視播出。該劇早在2017年就已製作完成,曾在一些地面頻道播出,終於在5年後迎來上星。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衛視藉此實現了收視率上揚,在同一時段的酷雲實時收視率統計中位列省級衛視第五。

而作爲網播平臺之一的樂視視頻,也在宣傳文案中倔強地寫上了“全網首播”的字樣。

《摧毀》不是衛視弱旅在今年首輪播出的第一部劇,在此之前,河南衛視播了《醫聖》,廣東衛視上新了自制劇《追夢者聯盟》。它們的共同點是,網播平臺中都出現了樂視視頻的身影。

有意思的是,有些劇的片方在宣傳時總會在網播平臺中把樂視視頻落下,但樂視似乎也不以爲意,爲其賣力吆喝。

最近,樂視視頻力推的“重頭戲”是由海一天、黃洋洋、劉佩琦、張光北等人主演的電視劇《警官王快樂》,這也是其真正意義上的全網獨播作品。

《警官王快樂》曾在今年年初以“精編版”的形式在北京衛視上星——40集被剪成了18集。樂視視頻上線的則是完整版。

除此之外,樂視視頻全網首播的還有一部年代傳奇劇《斗香》。這部劇由陳浩民、黃奕主演,早在2017年便已製作完成。

不難看出,製片公司正在加大力度清理庫存,樂視視頻則樂意低成本購劇,充實自己的內容庫。這些劇目在頭部視頻平臺得不到重視,但能獲得樂視視頻的主推。

兩相合作,在國產劇集市場的不起眼角落裡,就這樣出現了一股特殊的“上新潮”。

電影方面,樂視視頻也有上新,既有伍迪·艾倫執導的《紐約的一個雨天》,也有《長津湖之水門橋》和《奇蹟·笨小孩》這樣的春節檔大片。不過,既然非獨播,樂視視頻的引流效果甚微,播放量未能破萬。

還有一些變化是隱形的。影藝獨舌有一檔固定欄目叫“國劇60講”,其中介紹的很多經典劇目只有在樂視視頻才能找到片源。與之前相比,樂視視頻如今界面的流暢度和操作邏輯顯然得到了優化。

樂視視頻,多想活着?

擴充內容庫,優化頁面設計,提升用戶體驗。正如文章開頭的那兩句對話一樣,樂視視頻不但想活着,而且想要一直活下去。

內容之外,樂視視頻也不斷以“搞事”的姿態出現在大衆視線。

去年年底,樂視視頻、Letv、樂視智能生態等官方微博同時發佈漲薪消息,宣佈這次要對標互聯網大廠。在互聯網大廠降薪裁員的消息頻傳之時,樂視成功用一波反向操作將自己送到了聚光燈下。

去年春節期間,當APP紛紛將圖標加上“分XX億”吸引眼球時,樂視視頻APP不走尋常路,給圖標貼上了“欠122億”,憑藉一波自黑出圈。

故事沒完,今年春節時的圖標又變成了“分不起”。除此之外,樂視圖標的自黑歷史還有“老闆造車美利堅”“重振旗鼓造經典”“夾縫生存苦亦甜”“關鍵控好資金鍊”……

作爲一家沒落的視頻平臺,樂視視頻的內容不是最豐富的,但絕對是最有梗的。它不但在宣傳無人問津的尾部作品上兢兢業業,也把自家品牌的宣推玩得明明白白。

更重要的是,試圖努力活下去的樂視視頻走的不再是傳統長視頻平臺的“燒錢”老路。去年一封題爲“5年鏖戰,堅守讓我們迎來曙光”的樂視內部信中提到:在不考慮歷史債務影響的前提下,樂視最新的經營數據實現了經營利潤和現金流的雙平衡,這是樂視2016年資金危機爆發以來的第一次。

信中還說,依靠持續燒錢、鉅額虧損換來的規模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對用戶是否真正負責,是值得商榷的。樂視未來的目標是,成爲一家現金流爲正、盈虧平衡且可持續發展的公司。

沉淪多年,樂視視頻從堅守內容庫迎來了謹慎擴張。從事實層面上,它仍是一家被邊緣化的視頻平臺,即便營銷做得飛起,但觀衆往往是轉身就開通了別家會員。

不過,在長視頻平臺普遍面臨危機的情況下,它會以什麼樣的方式活下去,乃至活得更好,仍是一個值得持續關注的話題。

【文/許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