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迂迴求生
作 者丨賀泓源 劉婧汐
編 輯丨駱一帆
圖 源丨視覺中國
樂視正在重新尋找自己的道路。
近期,樂視視頻宣佈推出樂視開放平臺。具體來看,在2026年1月1日前,進駐樂視開放平臺後獲得的收益僅扣除必要稅費、第三方支付通道費及小程序推廣成本,收益將全部返回內容提供方,分賬比例爲100%。樂視平臺扣除上述第三方必要成本後,不分賬任何收益,不收取任何服務費用。
此種模式背後是,樂視已經沒有太多資金尋求新的頭部版權。
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樂視網營收1.42億元,同比下滑46.92%;同期,樂視網淨虧損15.95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351.98% 。背後有着債務計提利息壓力,當期,該公司債務總額達到236.31億元。
但也有着好消息。樂視智能生態業務經營主體樂融致新的控股權已從融創迴歸到管理層,樂視網依舊是樂融致新重要股東。
這方便了協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有樂融致新高管,在樂視網關鍵業務運營中具有相當話語權。反之亦同。
客觀上,兩者難以分割。譬如,樂視於2023年9月推出的新品投影儀,賣點就包括樂視網獨家影視內容資源,如《甄嬛傳》《羋月傳》《盜墓筆記》《白鹿原》等片源,在此基礎上,樂視聯合騰訊TV、芒果TV打造統一家庭會員。同樣,渠道銷售額,將給樂視網帶來珍貴的流量與現金。
如此模式,給沉重資金流壓力下的樂視帶來一絲喘息空間。
在2026年1月1日前,樂視開放平臺分賬比例爲100%。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新模式
客觀上,樂視提出的新分賬模式對行業具有參考價值。
從細則來看,排播模式和定價方面,樂視給予內容片方自主權。無論首輪播出或是非首輪播出,無論獨播或拼播,都可在樂視開放平臺進行授權分賬合作。
內容對用戶的定價也由片方自主決定,單集定價0.1至50元,專輯定價不大於單集定價之和,如作品≥20部,還可創建點播專區。
同時,爲了激勵內容片方入駐,樂視承諾將針對第一年入駐合作的影視片方推出三大扶持政策。
其中,授權給樂視全平臺獨播的電視劇且授權期不低於1年的,一次性補貼每部劇5萬元,一期總補貼資金池100萬元。
對此,有頭部影視公司創始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影視劇銷售向to C端走是大勢所趨。當下,影視劇銷售還是圍繞視頻平臺、電視臺等B端,使其市場化相對電影還是有限,更限制了收入天花板。
但需注意的是,樂視此番投入實則對頭部影視項目基本沒有吸引力。
比如,其一期總補貼資金池僅100萬元,而前述頭部影視公司創始人所處公司單項目營銷成本就超千萬。長視頻是顯著的頭部市場,兩者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樂視方面亦不迴避這種現實。“風險肯定是有的,因爲頭部平臺壟斷已經這麼多年了。現在做的,是爲一些中小內容,或者說是中小的製片人提供了一個出口。”有樂視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此外,他還強調,樂視不會在影視劇採購上有過多投入。“這需要有專業性人才儲備,我們現在沒有團隊,不希望去承擔風險。”上述高管稱。
如此局面就必須面臨一個實際問題,大量非採購內容出現後,如何定義樂視?
對此問題,前述高管認爲,樂視擁有相關牌照,這讓其並不限制在長視頻或短視頻端口。要做的是更多元化去滿足用戶。
另需注意的是,此種模式下,樂視視頻有點像B站。2023年第三季度,B站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1%至16.4億元,是其第二大收入來源。樂視網在設計分賬模型時,則完全沒有考慮廣告收入。
“開放廣告創收方式,就面臨平臺如何去分廣告收益的問題。分賬更直接。”樂視網迴應稱。
“踏踏實實”
眼下,樂視網重要利好是現金流爲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2023年樂視網經營並不容易,但這不影響其穩定經營。該公司此前已經做了現金儲備。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樂視網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爲4.58億元。
樂視智能生態業務也在小步擴張。2023年5月,樂視推出了85寸新品電視;9月,發佈新品樂視投影儀。
據樂融致新披露,截至2023年末,樂視智能生態產品共發佈15個品類,上市500多款產品,總銷售額超過3億元。該業務於三年前重啓。
對此,樂融致新CEO張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新品並不需要特別大投資,有着合作伙伴共同投入。“樂視畢竟是一個曾經輝煌過的互聯網品牌,還是需要在各個品類有一定投入。基本上把研發和售後服務好的話,不會出大問題。”他說。
2023年9月,樂視智能生態總裁李曉偉亦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樂融致新已實現正向現金流。“收入來源主要就是大小屏內容的運營以及樂視智能生態硬件。”他稱。
回頭來看,對於樂融致新的股權變動,張巍提供了一些思路。“2020年時,樂視規模已經縮到很小,對融創來講,可能更想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主業上。”他解釋。
此種局面下,樂融致新與樂視網融合加速。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瞭解,樂視網也由管理團隊控制。第一大股東賈躍亭已經把個人投票權委託給管理層,當然,其他股東可以在股東會上表決意見。樂視網管理層在日常經營上,與股權人、債權人接觸頻率並不算高。
如此背景下,給了樂視重塑生態機會。
張巍表態則顯得穩健。“現在已經不太適合談生態,因爲主要就是兩塊業務,再談生態支撐不起來。我也希望未來業務有增長,但還是要踏踏實實,過度擴張或者說目標不切實際了,反而容易產生更大風險。”他說。
另外,張巍認爲,樂融致新原有商業模式是成立的。由此,在硬件研發方面,還會有新動作。總體來看,揹負債務壓力的樂視,正尋找自己的確定性。
即使市場變動下,這一路並不容易。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譚雅涵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