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年度演講:“人車家全生態”多翼齊飛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7月19日晚,2024雷軍年度演講在北京舉行,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分享了小米造車的來龍去脈,併發布了大小摺疊等一系列小米年度新品,並透露小米SU7全年10萬輛的交付目標預計11月就可以提前完成。

小米汽車站穩牌桌,即將征戰紐北

小米造車源於一個意外。2021年1月15日,小米被美國製裁了,小米召開了緊急董事會,商量應對方法,在此次董事會上,造車幾乎得到了所有高管的支持。隨後,小米組成6人調研組,跑了十幾個城市,訪談了85場200多人,開了四次高管會,在調研過程中,雷軍稱,蔚來董事長李斌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一致力勸雷軍造車。

經過調研,雷軍深刻認識到智能電動車的趨勢已不可阻擋。於是在2021年3月,小米正式決定造車,雷軍親自帶隊。對於小米造車的時間會不會太晚的問題,雷軍在演講中回覆道,智能電動汽車的靈魂是智能化,而智能化變革纔剛剛開始,所以小米造車時間其實並不晚。

對於小米爲什麼不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問題,雷軍也解釋稱,小米決定造車的時候,正值新能源汽車資本熱,當時的確有幾家投資機構給小米汽車開價,估值高達100億美元。雷軍也動過心,但是深思熟慮後拒絕了,因爲造車週期長,小米內部和投資人想法很難在長時間內保持一致。另外,在小米內部造車,手機的核心技術和研發資源可以直接用,全集團支持、所有部門齊心協力,造車才更有勝算,因此小米決定全資造車。

至此,小米造車決心已下,資金和技術支持到位,但如何才能造好一輛車呢?小米決定從最難的純電轎車做起,從電機、大壓鑄、電池包、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出發,十倍投入,認真造一輛好車。雷軍也身先士卒,試駕了170多輛車,拿到了汽車摩托車賽照,學會了“漂移”,並深度參與了實車路面測試。

今年3月,小米汽車首款量產車SU7正式上市。今年4月,小米SU7銷量爲7058輛,5月銷量爲8646輛,6月銷量爲14296輛,累計銷量爲3萬輛。2024年小米汽車銷量目標爲保底交付10萬輛、衝擊12萬輛。而小米汽車服務網絡也將不斷完善,預計12月,全國將有59城,220家銷售門店開業。

“小米汽車成功擠上了牌桌,但離真正的成功還很遠,小米汽車的長征纔剛剛開始!”雷軍如此說道。在此次發佈會上,小米SU7 UltraPrototype全球首發,不僅是一款專爲賽道打造的高性能純電動車,更重要的是,此次在原型車上搭載的諸多先進自研技術,經過賽道驗證後,未來也將廣泛應用於量產車上。

據悉,這款車首次搭載小米自研的V8s超級電機,0-100km/h加速時間低至1.97秒,最高車速可達350km/h;全球首次搭載寧德時代的第二代“麒麟”電池,並聯合研發賽道專用高性能電池包,可支持1330kW最大放電功率;全車碳纖維使用面積多達15平方米,系統減重500kg以上,車重僅1900kg;通過重構空氣動力學設計,帶來最大2145kg整車下壓力,極大提升整車操控穩定性。

雷軍宣佈,小米汽車的目標是“十年之內,成爲紐北最快四門電車”。據介紹,小米汽車的挑戰計劃將分兩步走:第一步,在2024年10月使用原型車,挑戰紐北非量產圈速榜。第二步,在2025年使用量產車型,正式衝擊紐北量產圈速榜。

手機高端戰略顯成效,再推三款新品

在造車的三年中,小米手機的高端化戰略也逐步開花結果,小米手機站穩4-6K價位段,與蘋果、華爲形成新的“高端第一陣容”,併成功突破海外市場。Canalys發佈的2024年Q2全球智能手機數據顯示,小米以15%的市場份額連續16個季度穩居全球前三,距全球第一僅3個百分點,並且實現了以27%的年增長率,在全球前五大廠商中排名第一。

本次發佈會上,小米推出了多款旗艦新品,包括新一代摺疊屏旗艦小米MIX Fold 4、歷時三年打造的小米首款小摺疊小米MIX Flip和性能魔王Redmi K70至尊版等,代表了小米近年來的硬核技術大跨越。

小米MIX Fold 4實現了滿配之下的極致輕薄。該手機重量226g、厚9.47mm,不僅是行業唯一極致輕薄大摺疊旗艦,也是最高自研密度的小米旗艦,採用八顆澎湃自研芯片,使電池管理效率和通信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採用龍骨轉軸2.0,超強鋼材料的應用極大提升了轉軸可靠性,摺疊壽命高達50萬次;全碳架構設計,抗衝擊性能提升300%;三層五面主板設計,帶來行業最高的元器件密度,大幅提升主板的集成密度和性能。

小米MIX Flip則是小摺疊全面旗艦化的分水嶺之作,實現了最強外屏、旗艦性能、旗艦體驗、旗艦AI能力的多項突破。例如在外屏方面,小米MIX Flip全面適配了TOP200應用,並基於特殊的機身形態創新了AI外屏,爲AI翻譯功能增加了內外屏同步現實能力,出國對話時可以兩邊同時看到實時翻譯的雙語內容。

Redmi K70至尊版全面進化,主打滿格性能。除了搭載最先進的處理器天璣9300+、狂暴遊戲獨顯D1、自研T1信號增強芯片、2米級IP68和全新一代3D冰封散熱等配置以外,還首次搭載小米自研的小米龍晶玻璃、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Xiaomi AISP等硬核自研科技,帶來更全面的綜合體驗。

據瞭解,新一代摺疊屏旗艦小米MIXFold4定價8999元起,16G+1TB版10999元;小米MIXFlip小摺疊手機定價5999元起,16G+1TB版7299元;Redmi K70至尊版2599元起。其中,兩款摺疊屏7月23日上午10點開售,Redmi K70至尊版發佈即開售。

AI全面賦能“人車家全生態”

2023年10月,小米澎湃OS發佈,歷時7年研發、超5000名工程師參與,爲未來百億設備、百億連接做好了公有底座。隨着小米SU7正式亮相,“人車家全生態”實現關鍵閉環。截至2024年7月,小米全球可連接設備數超8.23億。本次發佈會上,小米Buds5耳機、小米手環9、小米手錶S4 Sport、米家空調Pro系列全新立式雙出風、米家全效空氣淨化器Ultra增強版等多款生態旗艦新品亮相。

小米新十年以來公佈了一系列重要戰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車家全生態”的集團戰略和AI全面賦能的科技戰略。雷軍表示,14年前,小米用互聯網模式賦能所有品類;14年後,小米將用AI把所有品類再做一遍。

本次發佈會上,小米自研的聲音大模型首次亮相,它能識別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嬰兒哭聲、水滴聲,還能理解聲音背後所處的環境和表達的情緒,該大模型將率先應用到小米SU7上,帶來創新的“車外喚醒防禦”功能。它能夠識別發聲環境,無視車外的語音指令,讓語音控車更安全,計劃2024年8月全繫上線。同時廣受好評的大模型小愛也將覆蓋到全部核心品類,包括手機、汽車、電視、音箱等,而且是全量升級,全部免費!

除了產品的AI升級,智能製造也爲“人車家全生態”提供了重要支撐。據雷軍介紹,小米最新發布的大小摺疊手機全部來自全面量產的新一代小米手機智能工廠。該工廠投資24億元,硬件設備96.8%自研,製造軟件100%自研,年產能1000萬臺旗艦手機,被評爲“國家級智能製造標杆企業”。據悉,新一代小米手機智能工廠是繼2020年小米亦莊智能工廠、2024年初小米汽車工廠亮相之後,小米自建自研投入運營的第三座智能工廠。

新十年的小米,硬核技術能力大飛躍,“人車家全生態”齊頭並進。一系列深刻變化與關鍵跨越,是小米戰略佈局清晰、長期深耕底層技術和體系化能力成長的重大勝利。雷軍表示,“小米和所有勇敢的追夢者一起,創造着最壯麗的時代畫卷。不斷開拓、不斷成長、不斷勝利,勇氣,就是我們給這個時代最好的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