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多的中國震撼

(圖/路透)

兩年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裡曼發表文章〈中美這7年〉,拿中美基建做對比,據說震撼了白宮;近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從北京搭高鐵到上海,似乎也震撼了《紐約時報》,最後還刪文改文,令外界意外。

《紐時》原文是鋪陳雷蒙多離京前,在北京火車站的場景:雷蒙多乘坐美國使館準備的雪佛蘭車,直接駛到火車月臺上。「他們登上時速350公里的高鐵,體驗如何在4個半小時,走完相當紐約到亞特蘭大或芝加哥的長途旅程。」

被刪除的原文這麼說:「同樣距離,中國高鐵僅需4個半小時,而美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列車需要18到24小時。」《紐時》刪文原因不明,可能基於保留美國顏面,也可能只是潤飾,但一個小動作,卻看出美媒的「糾結」。

這令人想起2年前佛裡曼的文章。儘管事實查覈中心指證,該文僅部分由佛裡曼執筆,其他出自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張維爲的《中國震撼》一書;但重點不在誰寫的,而是說出中美兩國基建的天壤之別。

一方是「骯髒的拉瓜地亞機場」,一方是「優美的上海國際機場」。驅車前往曼哈頓,沿路設施殘破不堪;再體驗一下上海時速430公里的磁浮列車,然後捫心自問:誰生活在第三世界國家?14億人口中近億脫貧,BBC贊爲「人間奇蹟」,窮鄉僻壤都能通訊,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實現。

作者想表達的是,美國忙於應付「基地」,中國全心投入「基建」。當雷蒙多不斷讓美媒聚焦中美競逐,美媒卻很難不被中國的進步吸引。究竟誰給民衆幸福感?問問山坳裡玩手機的中國民衆應該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