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文件機密等級 疑遭外交部濫用

立委馬文君指出,外交部控告徐巧芯「泄密」的援助捷克案,早在3月26日就在對方官媒披露。圖/馬文君提供

外交部與綠營立委的說法不能說全無道理,卻暴露另一層問題:外交部是否濫用設定密等權力,沒有機密性,也要加上一個「密」字?

另一角度看,依據機密保護相關法令,「密」是四種密等文件中最低一級,真正具備要害性的資訊,至少是「機密」;倘若事關國家安全,更要列爲「極機密」甚至「絕對機密」。面對僅是「密」等級的文件,外交部的態度,卻宛如國家利益遭到致命傷,抨擊徐巧芯「妄議他國內政,損及兩國未來互信與合作,破壞我國對外關係」,似乎我國與捷克聯手援烏的消息曝光,就要導致外交大挫敗。結果,捷克政府早就公開合作案,根本不諱言與臺灣政府這項合作計劃。

如此不成比例的大砲打小鳥,甚至,從外交部聲明中加諸徐巧芯的評語,充斥「詭辯」、「抹黑」、「心虛卸責」、「不符做人道德標準」之類字眼,完全違反國際外交界的言行風範,反而趨近罵街風格。實在很難不讓人聯想,是否因爲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在立法院與「吵架王」徐巧芯鬥嘴,卻數度被激到「跳針」撒賴,因此憤而全面開戰。

諷刺的是,外交部傾全力向在野黨國會議員「開戰」;另一邊,對於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表示,爲穩定與中國的關係,將把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改用「臺北」,我外交部卻只能以「尊重立國內部各方意見的表達,這是民主國家常態」迴應。態度差別如此之大,既不堪,也令人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