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養生:注意防寒保暖、補腎養藏

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立冬往往被認爲是冬季的開始,立冬之後,天氣漸冷,晝短夜長。養生防病以“斂陰護陽、養精蓄銳”爲原則,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補腎養藏,爲來年春季不生病、少生病打好基礎。

立冬後白晝縮短、黑夜延長,人體也應順應這種晝夜變化,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人體陽氣,晚起能夠養陰氣,最好等太陽升起後再起牀活動,避免寒邪侵襲人體。運動時不宜大汗淋漓,要注意適度鍛鍊,不宜進行劇烈運動,以防損傷陽氣和津液導致來年春季容易生病。可以採用一些溫和的運動方式,比如太極散步等,來促進氣血運行,通利關節。隨着天氣漸寒,要及時增添衣物,注意頭、頸、腳等部位的保暖。中醫認爲,寒邪作爲外感六邪之一,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此時更要關注腳部與關節的保暖。

徐彙區楓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康復科醫師李霞表示,寒從腳入,侵襲關節會導致關節僵硬疼痛,尤其是既往患有頸間腰腿疼痛的患者,更容易出現明顯症狀。可以採用穿戴保暖襪、護膝、保暖腰圍和艾草泡腳的方式,來改善症狀。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溫度不宜過熱(超過45℃),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溫度感知較差,要避免燙傷。

立冬飲食以保溫禦寒、滋補防燥爲主,此時補腎可以增強人體的“先天之本”。可適當增加羊肉等溫熱性食物攝入,還可多吃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黑色食物。冬季氣候乾燥,宜適當搭配山藥等滋陰潤燥的食物,多食山藥粥、板栗粥、核桃百合燕麥粥等養生粥。此外,應儘量少吃冷飲、生魚片等生冷食物,防止脾胃運化功能失調。

記者:吳會雄

編輯:寧平英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