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AI、車用 臺廠兵家必爭

法人圈指出,今年以來陸廠合肥晶合集成電路及華虹半導體透過降價搶單,目前產能利用率都在8成左右,而臺廠三大成熟製程代工廠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則約在5至6成左右,市場法人預期下半年終端需求仍疲軟,陸廠持續搶單壓力下,即使臺廠堅守價格,恐怕下半年營運也難見到明顯回升力道。

對於今年以來陸廠成熟製程晶圓代工低價搶單,黃崇仁則是指出,以過去幾10年的經驗來看,只要是技術層次不高、標準化、大量生產的產品最終都會是中國主導,包括LED、太陽及面板都是如此,因此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面對中國廠商低價競爭尚在預期中,未來陸廠在成熟製程領域的影響力也將持續擴大。

黃崇仁進一步強調,成熟製程最主要需求在面板驅動IC、感測IC,力積電預見此情況後早已規劃轉型,預計在2025年就會以AI、新材料記憶體或是更高階的顯示器等,更高階或新興應用爲主的市場,脫離目前和中國廠商在成熟晶圓製程競爭的情況。

黃崇仁強調,近年來AI及車用電子終端應用快速發展,但二者目前都仍只是發展初期,未來趨勢電動車將高度和AI結合,另外,後端維修方面也會發展以AI模組維修,電動車維修透過AI檢測後將更簡單化,而這個產業發展趨勢,將以中高階製程爲主,將更有利臺灣的半導體供應鏈掌握髮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