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拚嘉南春季雜作供灌 農水署擬定有史以來最難抗旱計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農田水利署長蔡升甫等人的陪同下,視察臺南市新化區虎頭溪嘉南大圳南干支線抗旱灌概整備情形。(洪榮志攝)

南臺灣水情嚴峻,嘉南灌區今年一期稻作1.9萬公頃已休耕,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力拚春季雜作4.2萬公頃順利供灌,擬定有史以來難度最高的抗旱灌溉計劃,除將妥善利用曾文-烏山頭水庫僅剩的2成6蓄水率,還將充分運用埤塘、滯洪池、溪流、區域排水、公有及民間水井等多元水源,完成這項比百年大旱時期更艱難的任務。

農水署表示,近 3 年幾乎沒有颱風登陸臺灣,南部地區已超過560天沒有大雨以上的降雨,加上今年以來嘉南地區累積降雨量爲歷年同期平均值的4成,目前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率僅2成6,蓄水量合計約1億5000萬噸。

面對如此嚴峻的水情,農水署已研訂「嘉南地區112年春季雜作抗旱灌溉計劃」,規畫運用埤塘、溪流、區域排水、公有及民間水井等多元水源,搭配曾文-烏山頭水庫最少的供水量,進行春季雜作供灌。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在農水署長蔡升甫及嘉南農田水利管理處、水利小組長等人的陪同下,前往臺南市新化區虎頭溪嘉南大圳南干支線視察,瞭解相關的抗旱灌概整備情形。

陳吉仲指出,嘉南平原是全臺灣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區,政府去年就已超前部署,針對1萬9000公頃一期稻作採取休耕節水措施,每公頃補助9萬6000元,已在過年前發給農民;另有4萬2000多公頃的春季雜作,將透過多元管道找到約1600萬噸用水,提供農民灌溉使用,以確保雜作生產,滿足糧食安全。

陳吉仲強調,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長陳建仁已指示農委會,在疫後特別條例中的韌性農業項目,應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做好基礎工程,確保所有農民收入維持穩定,且提供全民糧食安全所需的農產品。

農水署嘉南管理處表示,春季雜作抗旱灌溉作業3月1日起將先由南幹線系統(包含新化、佳里、麻豆等3個分處)開始實施;3月9日由北幹線系統(包含新營、嘉義、朴子等3個分處)接續,呼籲農民配合嘉南管理處分區供灌時間取水,以提高灌溉效率,切勿私自取水,影響整體灌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