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邀備詢蛋荒 農委會未送報告挨批

國內蛋價飆漲,白肉雞受禽流感疫情影響,雞雛數量從每週500萬隻降到460萬隻,價格也漲到每隻36元歷史新高價。圖爲雲林採取野放飼養的雞農,每日例行餵養飼料工作。(陳怡誠攝)

民生需求用品不斷上漲,可以說是民不聊生,立法院經濟委員會3月1日將邀請國發會主委、經濟部部長、農委會主委等官員,就「物價高漲與缺蛋荒」報告並備詢;但「主角」農委會書面報告至今未送立法院,經濟部報告也僅3頁,國民黨團成員批評,報告亂寫、敷衍。

經濟部分析,目前國內今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升至3.04%,主要是受到春節及氣候波動影響,其中蔬菜(28.25%)、蛋類(15.74%)及肉類(5.72%)漲幅較大,進一步帶動外食費上揚,這也是民衆對物價上漲感受較深的原因。

在民生物價部分,經濟部將密切關注國內物價波動,並持續與業者及相關公協會聯繫溝通,例如超市及超商業者配合設置平價專區或提供平價商品,以及臺糖公司沙拉油及小包裝民生用糖價格不調漲,以響應政府平抑物價。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缺蛋危機並非是這一、兩天的事情,農委會若積極任事,應對方案應早有準備,要提交書面報告應沒有這麼困難,但如今228連假都已開始,農委會報告卻仍不見蹤影。

曾銘宗也點名批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皮、好辯,拍胸脯保證的事每次都跳票,施政只會大撒幣,事情做不好還臉不紅氣不喘,現在國內不只缺雞蛋,連雞肉都缺,陳若還無有效應對政策,就應該下臺。

對此,民進黨立委許智傑表示,全世界民生物價飆漲,美國雞蛋價格翻倍,海島臺灣許多物資得仰賴進口,更需要政府協助才能穩定物價;他說,包含民生物資關稅等減免、加強進口增加供給量、補助業者減輕成本,相信政府會多管齊下能減少物價產生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