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不怕放錯颱風假,就怕治理思維不進化

放不放颱風假是由縣市長根據各地風速雨量自行決定,但在臺灣的政治惡鬥和民粹取向下,「從衆反應」成了縣市長最安全的選擇。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林澔一/攝影

凱米颱風來勢洶洶,卻在宜花外海打轉徘徊,意外讓全臺民衆多了兩天台風假,有些縣市甚至可能因豪雨成災再多一天。對民衆而言,兩天台風假就像天賜大禮;對企業主而言,兩天多出的成本只能苦吞。對縣市長而言,則慶幸全臺各地同步放假,沒有誰因堅持不放假而被罵到臭頭。儘管如此,大家感受一下,真覺得這兩天假放得理直氣壯嗎?

廿四日當天,首當其衝的宜蘭、花蓮都風狂雨驟,有若干地區傳出淹水災情,這假當然是要放的。反觀西部多數縣市,雖有風雨,但還算平靜,未到無法上班工作的地步。人們多了一天台風假,但在家收看風災新聞,首日並未看到什麼恐怖的土石流,多半是路樹、路燈、招牌倒塌造成的死傷意外。當天唯一未放假的是金門,知道自己距離颱風路徑甚遠,不會受到影響,故選擇不跟進「從衆反應」。

放不放颱風假是由縣市長根據各地風速雨量自行決定,但在臺灣的政治惡鬥和民粹取向下,「從衆反應」成了縣市長最安全的選擇。首長寧可錯放,也不願斤斤計較什麼科學指標,更忌標新立異與衆不同。如果左縣右市都放假,你絕對沒有不跟進的自由。就像去年卡努颱風來襲,桃園未和北北基同步放假,就讓張善政被數落了一年。今年,我們看到北北基桃四兄弟同心,要放假便一起放。

再如臺中市長盧秀燕,剛剛千里迢迢依出訪計劃飛抵美,一聽說凱米颱風來者不善,立刻掉頭飛回臺灣。如此辛勞奔波,爲的就是不讓對手把「颱風天不坐鎮指揮」的罪名安到她頭上,甚至藉機批鬥藍營。但都做到這種程度了,民進黨的毒口水依然四處噴濺,罵她作秀,王義川還批消防局長爲何有空去接機。事實上,以臺中市當天的情況,空應該是有的,消防局長順便沿路簡報各區狀況,不也十分符合情理嗎?那麼,王義川在鬧什麼?

整體而論,除了宜花東,其他縣市可能都早放了一天台風假;但這其實是非戰之罪。主要原因,凱米颱風強大的結構在東部與護國神山中央山脈數度碰撞抗衡,在外海盤桓了大半天。其後,風勢明顯減弱,但登陸時間也較預計延後近十二小時。各縣市停班停課時間多半須在前一日晚間八時左右宣佈;如此一來,難免造成颱風假和實際風雨的落差。隨着手機通訊的快捷便利,這個問題並非無法解決。例如,情況比較不明確的縣市,若能等更有把握的時間再宣佈,決策或許比較不會太離譜。

再看,昨天凱米遠颺後,颱風尾輻合西南氣流的龐大水氣降下豪雨,在南部地區造成嚴重淹水。尤其最近適逢大潮,河川水流難以在海口消退,像高雄市愛河的水位便暴漲外溢,漫流淹入周邊豪宅社區,市區一片汪洋。同樣的,臺南的永康、關廟、安平、仁德等區,也都淹水災情不輕。近兩年,高雄、臺南都在爭搶臺積電等科技業設廠,一方面爲繁榮地方,一方面也爲創造就業。但如此一窩蜂地搶建開發,是否忽略了都市整體的排水、疏濬規畫,經凱米的測試後,必須好好重新檢視修正。

颱風假錯放難免,但如何將集體誤判減至最低,則需要更多理性討論。歷經三年新冠疫情,許多上班族已逐漸習慣遠距工作;若能納入居家上班設計,就更不怕放錯假。但政府的颱風假思維,仍停留在上世紀的統一決策模式,甚至加入了民粹情緒及政治謾罵。這次兩天台風假,正是這種心態的產物。政府平日若勤於疏濬,勤於檢查路樹路燈,有些災情是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