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蔡總統應登太平島,主權豈能被外交矮化
Google Earth太平島衛照圖。(取材自Google Earth)
太平島碼頭整建竣工,蔡總統應否前往揭幕,踵繼陳水扁、馬英九的登島慣例,朝野不少立委都表支持。但總統府卻低調以對,始終不表態。蔡政府避談敏感議題並不奇怪,但對比其竭力炒作兩岸矛盾,如今面對攸關領土主權之宣示卻一味迴避,備顯荒謬。民進黨長期標舉的本土意識形態,扣除反中仇中後,所剩幾何,難道連國家領土和人民尊嚴都可拋?
太平島和臺澎金馬一樣,由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從國際法角度,也明定主權歸屬在我:一九五二年我國與日本簽定和約,依舊金山和約第二章第二條,將南沙、西沙的主權移轉明確寫入。中日和約不僅是國家法律,也是聯合國登記有案的國際條約。即使從「臺派」觀點,南海諸島本也隸屬臺灣:當年日本把臺灣當成南進大本營,奪取諸島後,即將新南羣島(南沙)劃歸高雄。至於西沙等島嶼,日方承認名義上屬汪精衛政府,實際則由臺灣總督府管理。
國際社會是現實掛帥,南海作爲全球最渾沌的主權爭議地帶,沒有任何一國能將島嶼與海域悉數納爲己有。爭議未來若要解決,勢必要各方妥協;臺灣能否在主權利益賽局中提出分配主張,實力是最大關鍵。臺灣在外交上先天弱勢,政府若連「畫地盤」的宣示動作都不敢做,豈能指望他國把臺灣當一回事?
近年臺海周邊局勢緊繃,但南海形勢卻是另一番微妙局面。大陸基於自認繼承中華民國,對我方聲索南海主權,即便不公開叫好,也不會出手掣肘。兩岸對峙下,南海成爲少數不可說的「共同利益」。如果蔡政府打破扁、馬慣例,讓北京認爲臺灣有意弱化乃至放棄主權主張,反將加深兩岸敵意。
國安團隊應深知這些道理,之所以躑躅不前,主要是擔心美方不悅。這種心態,也正是臺灣政壇必須破除的迷思。目前不論藍綠白各政黨,都承認美國是臺灣維持國家安全最關鍵的助力;但在現實上,盟友不代表雙方利益完全共通,而敵方也未必與己沒有共同利益。如何靈活爭取自身最大利益和生存空間,是一切國家行爲的圭臬,這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民進黨長於鼓動民衆情緒,蔡政府更將社會矛盾由省籍推向世代差異,仇中更不在話下。在蔡政府的立場,臺灣既與中國爲敵,即須污名它所代表一切;反之,任何對抗北京的聲音都要視爲朋友,充分配合對方利益。但在現實政治中,卻常常上演截然相反的故事。例如,美國萊豬與日本核食的進口,釣魚臺漁權協商停滯,爲填補陸客與陸生缺口對外大撒幣,都不符合國家利益。包括把短命的英國前首相特拉斯奉爲上賓,而她卻是軍售對岸的掮客。這些在在顯示,政府爲討好「抗中盟友」不惜犧牲臺灣利益和尊嚴,最後卻證明自己只是自作多情的傻子。
蔡政府八年抗中,表面上有美日等盟國相挺,但我方在兩岸政經軍的角力卻節節敗退。最不堪的現實是,民進黨其實樂見對岸出手打壓,以便訴諸悲情賺取選票。「邪惡帝國」不打倒比被打倒有利,如此才能持續映襯民進黨對抗惡霸之英勇,這是它的潛臺詞。
這次大選民進黨創下未遭輪替的紀錄,官員把「臺美關係史上最好」說了又說。問題是,這並不是臺灣變強大了,而是北京崛起與美國爭霸導致華府急於壓制它,蔡政府只是坐收美國抗中的外溢煙火。如今臺灣已非綠營專政,川普可能重回白宮,「一切靠美國」變得極不可靠。蔡英文若不敢登太平島,將留下「軟弱」的歷史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