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創始人11變2,OpenAI高層出走背後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 本報記者 倪 浩 ●甄 翔編者的話:從創業初期的11人,到如今的僅剩2人,全球人工智能(AI)技術領頭羊——美國OpenAI公司的核心高層人事變動牽動越來越多的目光。面對創始成員“自立門戶”捲入賽道、鉅額投入入不敷出以及商業訴訟與政府調查,這個硅谷明星公司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而它面臨的問題也折射了美國整個人工智能行業的挑戰。公司轉型與核心管理團隊變動8月5日,OpenAI聯合創始人約翰·舒爾曼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稱,將離開這家微軟支持的公司,加入由亞馬遜資助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nthropic。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公司的創始人達里奧·阿莫迪和丹妮拉·阿莫迪兄妹曾服務於OpenAI,在2020年離職後創辦了Anthropic,專注於開發“安全、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目前,Anthropic的投資者包括硅谷巨頭亞馬遜、谷歌,以及以投資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而聞名的門羅基金,目前估值約180億美元。“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爲我希望進一步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並開啓職業生涯的新篇章,讓我可以重返實際的技術工作中。”舒爾曼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Open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EO)山姆·奧特曼在回帖中稱讚舒爾曼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研究員”和“好朋友”。舒爾曼的離開意味着OpenAI已經失去了三位高層領導,此前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和OpenAI產品主管彼得·鄧都已暫停在OpenAI的工作,或離開公司。截至2024年年中,OpenAI於2015年成立的11人創始團隊規模已大幅縮減,目前只剩下兩位活躍的創始成員:奧特曼以及語言與代碼生成團隊負責人沃伊切赫·薩倫巴。OpenAI的高層動盪始自去年年底,2023年11月,奧特曼被董事會突然趕出公司。奧特曼被“罷免”引發公司巨震,數百名OpenAI員工表示,除非董事會恢復奧特曼的職位,否則將辭職並前往其主要投資者微軟工作。這場風波以奧特曼、布羅克曼以及改組後的董事會一起迴歸而告終。美國科技網站TheVerge的一篇分析文章認爲,此次變動發生在OpenAI推出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不到一年後,ChatGPT迅速成爲歷史上增長最快的面向消費者的應用程序,並引發了全行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競賽,更是讓OpenAI的估值“坐上火箭”。然而公司內部的分歧也日漸明顯,OpenAI的創始人團隊最初憧憬創建一個“非營利性的,不受任何公司、任何資本、任何人控制的”實驗室,以對抗谷歌等巨頭對於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的“壟斷”。然而ChatGPT的大火開創出了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商業前景,OpenAI想進一步商業化,管理團隊卻深陷人工智能的“安全爭議”,導致負責人工智能安全的公司核心成員先後出走。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1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人工智能賽道的炙手可熱以及OpenAI的業界地位,創始人另起爐竈或者被其他競爭對手挖牆角都是人員變動的原因。初創科技公司流動性往往比較大,企業很難保持人員穩定,但一般情況下,主創人員只要還在,公司的技術路線不會發生根本變化。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院長方興東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OpenAI脫胎於非營利組織,但在資本和商業大潮將人工智能推向風口浪尖後,不可避免的與非營利組織的“基因”產生激烈的衝突。OpenAI創始團隊紛紛出走,是公司爲適應商業環境在蛻變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方興東認爲,目前尚未上市的OpenAI未來可能在股權架構、決策機制上逐漸向創業公司的模式演變。”“OpenAI並不是整個星空”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工程實驗室主任劉偉1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OpenAI團隊“人心思變”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是花費數十億美元租用微軟服務器集羣來支持ChatGPT及其底層大模型的運轉,令OpenAI的大模型訓練成本居高不下,加之未能如預期中與蘋果等企業開展商業合作,OpenAI今年或面臨高達50億美元的鉅額虧損。此外,公司還面臨馬斯克以及美國政府部門提出的訴訟與調查。最後,OpenAI走的技術路線近來也被爆出存在缺陷。多種原因疊加促使它現在困境的產生。與此同時,OpenAI在商業戰場正面臨對手的激烈競爭。當地時間13日,谷歌提前兩個月發佈了最新款的Pixel 9系列手機以及智能手錶等新品,其中融入了大量旗下AI大模型Gemini的技術。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谷歌的搜索、Gmail郵箱和安卓系統等產品實際上構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全球最大的分銷網絡。此前,微軟與OpenAI的競爭對手Anthropic達成戰略合作,Meta將強大的模型免費開源。而在這一階段,領導層的頻繁變動或挫傷OpenAI公司內部員工士氣。據彭博社的報道,Anthropic領導層在今年彭博技術峰會上發表講話時,間接批評了OpenAI的人才外流。作爲超級頭部AI公司,OpenAI的系列人事變動不僅影響公司的運營和戰略發展,甚至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整個人工智能行業的產業佈局。根據行業研究機構統計,OpenAI已有近75名核心員工離職,創立了約30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7月22日,阿莫迪表示,人工智能模型公司即將獲得超萬億美元的收入。而萬億規模的人工智能市場中,OpenAI及其出走員工創業可佔據超一半。對於OpenAI成爲“AI黃埔軍校”的現象,盤和林表示,在以往的產業革命浪潮中,類似現象也屢見不鮮。因爲新的技術出現時,其巨大的發展前景和由此誕生的不同發展方向激發了人才的發展動能,很多人選擇去新公司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方興東認爲,OpenAI無疑開啓了人工智能發展史上的新篇章,其創始人員無論是自主創業還是進入其他創投公司或者是成熟的大型公司,在客觀上都會在推動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在人工智能領域,OpenAI會成爲資本市場一顆耀眼的明星,但並不是整個星空。”方興東認爲,谷歌、微軟以及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企業及科研院所,乃至中國的清華北大等都在致力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技術發展的方向也各不相同,但OpenAI給業界提出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借鑑,即面向資本市場的創業公司一定要在成立之初就設計好股權結構、決策機制和管理架構。一個穩定的管理團隊和管理制度,是公司日後謀求技術發展和實現商業價值的根本保障。OpenAI被馬斯克和美監管機構盯上在OpenAI高層因發展理念不和而分道揚鑣之際,有分析認爲,作爲OpenAI聯合創始人及早期重要投資人的埃隆·馬斯克在2018年2月退出董事會,並終止對公司投資,是影響OpenAI發展的關鍵節點。此後,OpenAI開始在商業化道路上加速,馬斯克也成立了人工智能初創企業xAI。目前其估值飆升到240億美元左右,成爲僅次於OpenAI的全球第二大AI獨角獸。3月,馬斯克對OpenAI提起訴訟,聲稱該公司對利潤的追求導致其放棄了其創始非營利使命,即開發造福人類的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在6月撤銷對OpenAI的首次起訴之後,馬斯克於8月5日再次起訴OpenAI,且指控內容較首次起訴大幅增加。在提交給美國北加州聯邦法院長達80多頁的訴狀中,馬斯克指控OpenAI從事詐騙活動、搞虛假廣告並開展不公平競爭。美國“人工智能財經網”分析稱,馬斯克的最新訴訟是一場關係到公司生死存亡的官司。美國VentureBeat網站稱,這場訴訟不僅會影響未來人工智能機構的組織結構,更讓人聚焦於人工智能開發過程中的實力集中問題,特別是像微軟這樣的巨無霸掌控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可能對市場競爭和創新造成嚴重影響。“人工智能財經網”還關注到,除馬斯克的官司之外,OpenAI還面臨其他重大法務監管挑戰。一方面,去年底OpenAI董事會炒掉首席執行官奧特曼、幾天後又復職的事件已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盯上,監管部門正在研究該事件是否導致股東被誤導;另一方面,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也在調查OpenAI是否違反了消費者保護法。《華盛頓郵報》則披露,8月早些時候美國國會議員曾致函奧特曼,要求其澄清OpenAI是否存在打擊內部“吹哨人”的政策。分析認爲,此前OpenAI高層員工頻繁離職,可能同公司內部對人工智能安全問題存在分歧有關。報道援引一些OpenAI員工的話稱,公司用員工條款等限制他們向政府或外部機構表達對人工智能安全問題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