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鴻慶快評》新南向250億打水漂

江啓臣說,農產品銷售要求真槍實彈,但不是所有行銷都靠政府補助,這樣的做法無法證明你的能力。(擷取自國會頻道直播

2016年選前,蔡英文總統提出「新南向政策」,希望臺灣產業雞蛋不要全在同一個籃子裡,但4年下來,臺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不僅創下新高,水果類更是在108年時達到了64.58%的依存高峰,請問,新南向的錢都花去哪了?

蔡政府上任4年多以來,投入250餘億元進行行銷推廣,也不斷大內宣,自誇新南向的成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更是發表我國水果出口新南向國家的「驚人」成長,從他的數字上我們可以看到出口成長了2億多,鳳梨甚至成長了100倍。

鳳梨成長100多倍,這是事實,但陳吉仲卻沒告訴我們這驚人的成長還佔不到鳳梨出口總量的1%,中國大陸仍佔了90%以上的外銷市場,甚至還在108年時來到了96.14%的高峰。

也因爲這樣,在中國大陸宣佈3月起禁止臺灣的鳳梨輸入後,對鳳梨出口帶來巨大的衝擊,這樣雞蛋真的有放在不同籃子嗎?

另外一份關於水果農產品的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出,105年開始出口到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佔比不僅年年升高,在108年甚至來到了64.58%,與105年相比成長了5.31%,而被陳吉仲主委大力吹捧的新南向成長竟然連1%都不到。

蔡政府執政4年以來在新南向投入了250多億元的經費結果顯而易見的就是我們不僅沒有成功拓展新南向國家的市場,還讓水果產業對中國大陸的市場更加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