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刷10集睡不着:它這麼土,憑什麼爆火?

近期,短劇越來越火。 從劇情結構來看,它漏洞百出,毫無邏輯; 但神奇的是,當你真正去追時,可能真的會上頭,甚至會有所觸動。

看劇,是爲了緩解疲憊,稍作休息;不看劇,是爲了迴歸當下,更好地出發。快樂沒有高低之分。

推薦給你,靜夜思。

連刷10集睡不着:

它這麼土,憑什麼爆火?

來源:武志紅 | ID:wzhxlx

短劇越來越火了。

什麼是短劇?

就是經常會在手機APP裡彈出的劇情小視頻:

過去,它的受衆羣體多數是家庭主婦、中學生、基層工人、村鎮青年;

如今逐漸擴展到了大學生、都市白領,甚至不少當紅明星,也開始熱衷於追短劇。

而後者追短劇時的心理感受,更耐人尋味。

它不是一種持續愉悅的欣賞與享受,而是一種「愛恨交加」的分裂體驗。

知名演員寧靜就非常熱衷於追短劇,她在節目上談及自己的追劇體驗:

我身邊一名朋友,也曾分享過類似的觀劇心理:

“看的時候很爽很上頭,但看完之後又忍不住吐槽‘這是什麼破玩意兒’。”

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

短劇究竟有怎樣的魔力,能夠讓人對它一邊嗤之以鼻,一邊欲罷不能?

01

明明邏輯一竅不通,卻上頭到停不下來

抱着這份好奇,我打開了小程序的短劇頻道,一探究竟。

其中有一部,劇情大致是這樣的——

女主在酒店一夜情後懷孕了,被父親和繼母趕出家門,隨後在醫院生下一對龍鳳胎。

但醒來後卻被護士告知:孩子死了。

隨後鏡頭一轉,原來是同父異母的妹妹抱走了孩子;

緊接着到了5年後,女主成爲了一名銷售,爲了躲避上司性騷擾,她謊稱自己已婚。

正當女主愁着上哪去找一個老公時,她就在街上遇到了男主,外帶一對5歲龍鳳胎。

兩個孩子一見到女主就叫媽咪,並逼着男主跟女主結婚……

而男主的真實身份,其實是龍城首富。

總共不到5分鐘,前3集劇情結束。

隨後,女主在男主的幫助下,事業扶搖直上。

中間還穿插着女主一次次被家人惡意中傷、被男主前妻公開挑釁,又一次次在男主的保護下化險爲夷、懲戒惡人。

最後真相大白,原來5年前跟女主發生一夜情的,就是男主本人,而那兩個5歲孩子就是女主在醫院產下的龍鳳胎寶寶……

這是一部集合了甜寵、霸總、宅鬥、萌寶、逆襲等元素的狗血短劇——

單從劇情結構來看,它可謂漏洞百出,毫無邏輯,可信度幾乎爲零;

但神奇的是,當你真正去追時,可能真的會上頭,甚至會有所觸動。

02

一邊是苦難者的情緒共鳴

一邊是平凡者的白日幻想

爲什麼會上頭,爲什麼會觸動?

原因有兩點。

其一,放大苦難者的情緒共鳴。

劇中有一幕——

兩人閃婚後同居,女主告訴男主,自己不光會做飯,通馬桶、電氣焊、開鎖換鎖一條龍,樣樣精通。

男主表示很驚訝。

女主一臉雲淡風輕:

“其實要學會這些東西,你只需滿足3個條件:一,媽媽早逝;二,爸爸再婚;三,後媽虐待。”

短短兩句話,概括了女主的獨立現狀和悲慘的童年經歷。

而它背後影射的,其實是那些從小缺乏父母關愛、被迫獨立成長起來的孩子。

透過放大女主身世背景的「慘」,瞬間勾起了苦難羣體和破碎家庭中孩子的無奈與心酸。

其二,創造平凡者的白日夢幻想。

回到女主的逆襲之路——

前一秒向上司謊稱自己有老公,下一秒首富老公就出現了;

婚後男主對女主萬般寵愛,女主想吃海鮮,他就立刻帶着孩子去海邊撈海鮮。

公公婆婆見了女主,更是喜上眉梢,立刻贈予鉅額存款加豪宅。

可以說,主人公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首富的寵愛,孩子的喜愛,公公婆婆的豪禮……

當情緒被看見,人固然會有觸動;當白日夢被實現,人固然會有爽感。

通常在生活中越壓抑、情感越豐富的人,就越容易代入短劇的世界,尋求精神的慰藉。

03

令觀衆欲罷不能的精神慰藉

卻是幕後製作方的盈利套路

對觀衆而言,短劇是精神慰藉,是白日造夢機。

然而對製作方而言,無論是慰藉還是造夢,目的只有一個:

吸引觀衆充值付費。

曾有媒體記者採訪調研短劇的幕後製作,他們發現:

短劇有一個基本的拍攝公式——

6秒給出角色身份,15秒第一個轉折,最後10秒留下懸念。

在免費的前10集裡,會安排密集的反轉、強烈的衝突,刺激觀衆上頭。

10集以後觀衆如果想繼續往下看,就需要付費了,可單集購買,也可打包解鎖全劇。

在短劇中,主題一般比較集中——

女頻短劇一般以甜寵、霸總、宅鬥、萌寶等元素爲題材,迎合部分女性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幻想;

男頻短劇一般以戰神、贅婿、逆襲、鑑寶等元素爲題材,迎合部分男性一夜暴富、無所不能的幻想。

這是最快吸引觀衆注意力的方法,也是最容易刺激觀衆充值付費的手段。

從這個維度來講,短劇的本質,更像是一件「商品」,而不是一個作品。

即便如此,觀衆依然會樂此不疲地爲它買單。

因爲很多人在內心深處,都想追求一種“圓滿”——

當看一部劇到激情澎湃之處,我們很難接受它戛然而止,哪怕明知道它是假的,我們也想把這個夢做完。

就像打遊戲到了關鍵關卡,我們不願意突然放棄,哪怕明知道最後可能會輸,我們也想把這場遊戲打完。

04

短劇裡的世界,是一回事

短劇外的現實,是另一回事

春節期間,有一部爆火的短劇——

一名女大學生穿越到八十年代,嫁給一個帥氣的萬元戶。

劇中的女主愛錢,一到男方家就盤算着男方有多少家產;

而男主又特別單純,一見到女主就主動將收入全額上繳。

你愛錢,就會有人給你錢,助你一夜暴富,這是短劇裡的世界。

那短劇外的現實呢?

我想起了大學的一名同學妍子。

畢業那年,她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考研或找工作,而是給一戶有錢人家的孩子當起了全職家庭教師。

原因很簡單,後者給的錢更多。

爲了讓妍子安心工作,僱主許下承諾,這是一份長期工作,不會虧待她。

妍子信了,兢兢業業地工作了三年,將孩子從幼兒園中班帶到小學一年級。

後來突然有一天,僱主告訴她:“我們全家準備移民了,你以後不用來了。”

簡簡單單一句通知,宣告了妍子工作生涯的結束。

後來妍子才知道,其實僱主兩年前就在準備移民的事情了,一直刻意瞞着她,怕她提前離開。

由於雙方未簽署正式的僱傭合同,所以妍子儘管心有不甘,也只能被動接受現實,重新投簡歷找工作。

但由於缺乏社會工作經驗,無論是職場技能還是社會常識,她已經遠遠落後於當初一起畢業的同學了。

你愛錢,但沒有人會白白給你錢;

縱使有人願意給,那多半也是需要你捨棄其它東西進行交換;

你如果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他人身上,就必然存在被忽悠、被利用和被拋棄的風險。

這就是現實,它不夢幻,也不單純,甚至,它還很複雜,很殘酷。

05

你可以選擇看短劇

但你值得擁有的,遠不止短劇

我自己平時很少刷短劇。

一是工作忙、沒時間;

二是歷經社會打磨了這麼多年,我已經過了愛做夢、愛幻想的年紀。

但不看歸不看,我並不反對身邊的人看。

甚至我還挺理解,爲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刷短劇。

因爲在現實世界裡,人在面對沉重的問題、思考深刻的事情時,是需要能量,也需要時間做心理建設的。

當一個人快要被掏空時,很難再有力氣去處理複雜的事情或進行深刻的思考,就想來點輕鬆愉悅的娛樂。

而短劇,就是這樣一種不需要消耗精力和動用思考,就可以讓我們獲得精神快感的娛樂產品。

從這個維度來講,它其實是有一定功能的——

可以爲悲傷者提供「情緒價值」,爲疲憊者提供「能量修復」。

但即便如此,它也只可以作爲我們生活的過渡,而不能是終點。

就像前文所說的,短劇裡的世界,和短劇外的現實,是兩碼事。

如果我們將兩者混爲一談,就可能會一直沉溺在劇中的世界裡,迴避現實世界的責任,逃避自我成長的課題,終日碌碌無爲;

只有清楚地將兩者區分開來,我們纔有可能在短劇和現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說到底,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來實現夢想的,不是來做夢的。

看劇,是爲了緩解疲憊,稍作休息;

不看劇,是爲了迴歸當下,更好地出發。

快樂沒有高低之分。

我們每個人都有看劇的權利;

但我們值得擁有的,不止是劇裡的世界,還有劇外更廣闊的人生。

—THE END—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武志紅(ID:wzhxlx)

作者:天雅,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廣州心協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體心理學長程在讀。本文原創首發公衆號:武志紅(ID:wzhxlx)。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武志紅(ID:wzhxlx),微博:@武志紅。現於北上廣深杭廈門成都蘇州南京青島10個城市開辦了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