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官方交流用善意 王鬱琦:傾聽民意不要只單純想像

陸委會主委王鬱琦22日召開年終記者會,多次強調民意重要性。(圖/記者蕭保祥攝)

記者蕭保祥/臺北報導

經過2014年太陽學運力擋兩岸服貿協議生效後,陸委會聽到臺灣人民的真實聲音,從陸委會主委王鬱琦22日的年終記者會致詞中不難發現,他多次提到傾聽臺灣民意,而兩岸官方交流方面則是要用善意。

王鬱琦總結2014年工作三大成果,首要是完成兩岸分治65年首次官方首長互訪,其次是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第三是建立友善互動、保障人權環境。另外,他也談到2015年陸委會的工作方向,除了首重兩岸官方互動交流正常化

對於太陽花學運所牽動公衆參與、國會監督與國防安全等議題,陸委會在推動工作上的方向則轉向用民意「加持」做後盾,用善意推進與中國大陸互動。王鬱琦說,兩岸兩會的高層會談,「政府希望臺灣社會內部溝通比過去更好,公衆與國會的溝通好之後,再端上臺面,評估公衆與國會溝通後,纔會列入兩岸兩會議題。」至於敏感的政治議題,時間雙方恐難有進展

王鬱琦表示,陸方確實過去在某個時間點表達類似期待,現在都比較務實,公共政策性議題做爲兩岸商談重點,我方也沒有要談的想法,(陸方)也有一段時間沒有提出這種要求了。

過去有兩岸談判人員私下透露,在野黨在國會「適時反應民意,反而有助於臺灣的兩岸談判」。隨着馬英九2008年擔任總統以來,兩岸交流走進官方直通張開耳朵聽見「民意」的陸委會更能用「善意」切入兩岸談判競合。王鬱琦強調,讓國臺辦重視我方關切的議題,不要只是在單純想像裡面;要真正理解實際民意需求,才能真正累積善意。

過去有兩岸談判人員私下透露,在野黨在國會「適時反應民意,反而有助於臺灣的兩岸談判。隨着馬英九2008年擔任總統以來,兩岸交流走進官方直通,張開耳朵聽見「民意」的陸委會更能用「善意」切入兩岸談判競合。

▼太陽花學運領袖之一林飛帆。(圖左二/記者蕭保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