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冷凍 外企在臺設總部連2年下滑

根據經濟部最新外商營運調查,每百家外商僅剩31.27家在臺設區域營運總部,呈連兩年下滑狀態。圖爲福特六和汽車工廠。(本報資料照片)

警訊!根據經濟部最新外商營運調查,廠商有逾7成獲利,比例略增,但是每百家外商僅剩31.27家在臺設區域營運總部,呈連兩年下滑狀態。且製造業(非服務業)僱用員工數每家平均171人,也是6年來次低。專家直指,除疫情因素外,兩岸關係不佳、經貿比例下降,是影響外商在臺設區域總部主因。

經濟部投審司委託政大進行年度「僑外資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以網路與郵件在2023年成功訪問1044家僑外資,彙整出2022年度外商在臺營運狀況。

我國外人直接投資(FDI)2022年金額爲133億美金,受惠綠電與離岸發電大型投資案,當年創15年來新高,但2023年就掉了15%。但根據這份剛出爐調查,2022年外商在臺有逾7成表示獲利,比例逐年提高。服務業獲利最高的是「運輸及倉儲業」與「金融保險業」,製造業則是「農林漁牧礦業」與「資訊電子工業」。但另一方面,「金屬機械工業」則是相當悽慘,「高虧損」比率達3成7,每百家就有37家大虧。

這份調查也觀察歷年製造業廠商在臺設立區域營運總部狀況,2011年時期每百家有25家設立,到2018年攀升至37.1家,即使2020年疫情期間仍上升至36家,但2021年跌到31.44家,2022年又微降至31.27家,連續兩年走滑,回到30家左右徘徊。

連帶所及,製造業外商每家僱用員工平均爲171人,也爲2017年來的6年次低,除2022、2021這兩年外,其他4年都超過200人。至於服務業外商每家平均僱用約196人,同樣不足200人。

經濟部官員解釋,該年疫情尚未走遠,多少影響增設總部與僱用員工,現在經濟狀態多恢復,看好接下來外商投資與用人可望回溫。

可是電電公會會策顧問尹啓銘指出,疫情當然有影響投資,但是外商選擇臺灣做區域營運總部,過去以來很大因素也是因爲兩岸經貿密切,着眼對岸佈局。如果他們放眼東南亞,多會選擇新加坡設總部。現在地緣政治干擾,出口大陸比重降至35%,自然影響他們在臺增設總部意願。要吸引外商加碼,根本之道還是「改善兩岸關係」。

至於外資廠商反映在臺經營的首要難題,服務業每百家有近4成指出是「同業競爭激烈」,製造業則是「原料或人工成本過高」,有高達5成8。其他還有「國內法規限制太多」、「國內市場規模小且成長有限」等,都亟待改善。